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2835|回复: 0

论食用菌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3-1-24 2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班级:生物技术及应用2班    姓名:薛彩林     指导老师:方化舟
    摘要:食用菌栽培具有原料广,成本低,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对我国广大农村来说是一项可行的致富途径。但在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的环境因子和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中的生理性病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时甚至绝收。分析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造成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病害有2类,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一般有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目录
第1章 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4)
1.1  真菌性病害……………………………………………………………………………………………(4)
  1.1.1  蘑菇湿泡病…………………………………………………………………………………………………………(4)
   1.1.2  轮枝霉病……………………………………………………………………………………………………………(4)
   1.1.3  鱼籽菌………………………………………………………………………………………………………………(4)
   1.1.4  炭团菌………………………………………………………………………………………………………………(4)
   1.1.5  白色石膏霉…………………………………………………………………………………………………………(4)
1.2  细菌性病害……………………………………………………………………………………………(5)
  1.2.1  蘑菇细菌性斑点病…………………………………………………………………………………………………(5)
   1.2.2  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5)
   1.2.3  干腐病………………………………………………………………………………………………………………(5)
第2章 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6)
2.1  菌丝生长阶段…………………………………………………………………………………………(6)
  2.1.1  菌丝徒长……………………………………………………………………………………………………………(6)
   2.1.2  菌丝萎缩……………………………………………………………………………………………………………(6)
2.2  子实体阶段……………………………………………………………………………………………(6)
  2.2.1  子实体畸形…………………………………………………………………………………………………………(6)
   2.2.2  死菇…………………………………………………………………………………………………………………(6)
   2.2.3  着色病………………………………………………………………………………………………………………(6)
第3章 食用菌害虫及防治……………………………………………………………………………(8)
3.1  菇蚊类…………………………………………………………………………………………………(8)
  3.1.1  茄菇蚊………………………………………………………………………………………………………………(8)
   3.1.2  金翅菇蚊……………………………………………………………………………………………………………(8)
   3.1.3  闽菇迟眼蕈蚊………………………………………………………………………………………………………(8)
   3.1.4  小菌蚊………………………………………………………………………………………………………………(8)
   3.1.5  草菇折翅菌蚊………………………………………………………………………………………………………(8)
   3.1.6  嗜菇瘿蚊……………………………………………………………………………………………………………(9)
3.2  菇蝇类………………………………………………………………………………………………(10)
  3.2.1  菇蝇类害虫的形体结构…………………………………………………………………………………………(10)  
   3.2.2  菇蝇类及菇蚊类的防治方法……………………………………………………………………………………(11)
3.3  螨类…………………………………………………………………………………………………(12)
  3.3.1  螨类的特点及生长环境…………………………………………………………………………………………(12)
   3.3.2  螨类防治措施……………………………………………………………………………………………………(12)
3.4  线虫…………………………………………………………………………………………………(12)
  3.4.1  线虫的形体结构及其发育周期…………………………………………………………………………………(12)
   3.4.2  线虫防治方法…………………………………………………………………………………………………… (13)
第4章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4)
      4.1  预防措施………………………………………………………………………………………  (14)
         4.1.1  选择优良贮存地………………………………………………………………………………………………(14)
         4.1.2  搞好栽培室的卫生……………………………………………………………………………………………(14)
         4.1.3  注意用具的卫生………………………………………………………………………………………………(14)
         4.1.4  选择优良种……………………………………………………………………………………………………(14)
         4.1.5  及时清除残菇…………………………………………………………………………………………………(14)
         4.1.6  促菇抑虫抑病…………………………………………………………………………………………………(15)
         4.1.7  灭菌要彻底……………………………………………………………………………………………………(15)
       4.2  农业预防措施……………………………………………………………………………………(15)
        4.2.1  水浸法…………………………………………………………………………………………………………(15)
         4.2.2  利用害虫习性法………………………………………………………………………………………………(15)
         4.2.3  诱杀法…………………………………………………………………………………………………………(15)
      4.3  药剂防治措施……………………………………………………………………………………(15)
第5章 参考文献…………………………………………………………………………………………(17)
第1章 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1.1真菌性病害  
1.1.1蘑菇湿泡病
    蘑菇湿泡病也叫疣孢霉病、白腐病、菇癌,是蘑菇最主要的病害。秋菇出菇期遇高温,极易暴发成灾,严重时颗粒无收。发生症状,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寄生于子实体,使子实体发生畸型,早期块状,后期有菌盖偏小、菌梗偏大,蘑菇后期变成褐色、软、湿,并流出橙褐色的清液,伴有恶臭味。
发生原因:主要是高温和通气不良。
    防治方法:
①  搞好环境卫生,注意菇房清洁和覆土材料消毒,覆土材料消毒可用甲醛密闭薰蒸36h;  
②  要选好栽培季节,第1潮菇出菇期温度避开25℃以上高温;
③  要及时处理病斑,防扩散,并做好治虫防病,以防昆虫携带传播;
④  是药剂防治,可用1∶800多菌灵或托布津喷洒。  
1.1.2轮枝霉病(褐斑病、干泡病)
主要发生于蘑菇,感染后产生褐斑,早期子实体发育不良,颜色灰白,幼菇感染成洋葱菇;中期有唇裂现象,质地较干,不流水滴,无难闻气味。防治方法:采取有效防虫治病,病菇周围用2%甲醛、500倍多菌灵或1 000倍百菌清喷洒。  
1.1.3鱼籽菌
粒状,园球状,乳白色,也叫尿素病。感染该病后培养料发酸发黑,菌丝疏而稀少,若早期感染,菌丝难于定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和发酵不良。防治方法:搞好培养料的发酵工作,加强菇房管理,做好通风透气,发现感染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1.1.4 炭团菌
常见的是截头炭团,又名环纹炭团菌,俗称黑疗。主要发生在菇(耳)木表皮的纵沟中,形成似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黑色颗粒,表面粗糙,质坚硬,严重时黑色颗粒常连成片。此菌容易发生在潮湿荫蔽处的段木上,繁殖力强。段木被其危害后,抑制了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和蔓延,形成层变为灰黑色,形成了“铁心”,吸不进水分,这种段木不仅不能形成子实体,其他杂菌也不能生长。
防治方法:一是短段木装袋灭菌前用0.1%高锰酸钾或500倍70%甲基托布津喷洒酒段木表面和断面,能抑制截头团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二是初期发现杂菌,可用浓石灰硫酸铜混合溶液(石灰8g,硫酸铜8g,水100ml )喷洒或涂抹,或将子座刮除烧毁后,刮面涂刷上述药液防止再生;三是若菌材被害严重形成“铁心”,应烧毁。
1.1.5 白色石膏霉
它是由培养料偏酸引发的一种病害,一般在下种10d~15d。该霉菌初期在覆盖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白斑块(状如石灰粉),烤熟时斑块变为粉红色,并可见到黄色粉状孢子团,挖开培养基有浓重的恶臭味,大部分菌丝死亡,腐烂。
防治方法
① 培养料发酵时添加15%的石灰粉,调节其PH值为8.5;
② 局部发病时可用500倍的多菌灵或5%的石炭酸溶液喷洒;
③ 加强通风,降低土面空气的湿度;
1.2 细菌性病害
1.2.1 蘑菇细菌性斑点病
    常在春菇后期,逢高温、高湿,特别是菌盖有水膜时极易发生,使菌盖产生褐斑,但不危害菌肉。防治方法:保持恒温,减少变温,喷水后加强通风,菌盖上不能有水珠残留,发病时用1%漂白粉液喷雾。  
1.2.2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
菌盖上的病斑不规则,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条件适宜时很多病斑连成一片,使菌柄、菌盖变黑褐色,质软,有黏液,最后整朵腐烂。
防治方法:出菇期间,菇房温度应该控制在不大于15℃,发生初期,用漂白粉或漂白精兑水喷雾,用浓度百分之40~50的链霉素液喷雾也可有效抑制病原细菌的扩散。
1.2.3 干腐病
干腐病又叫干僵病,是由一种假单孢杆菌引起的。该病菌通过蘑菇菌丝传播,箱栽时,如果菇箱之间菌丝不相连接,干腐病就很少传播。在菇床上,每隔一段用塑料薄膜隔开,也可阻止其蔓延。此病多发生在秋菇上,湿度大发生较严重。发病区表现出蘑菇畸形、苍褐色,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病菇子实体不腐烂,而是逐渐萎缩,干枯僵硬。把靠近菌盖处的菌柄折断,可看到暗黑色斑点。将菌柄纵向撕开,可观察到一条条暗褐色组织,在菌柄根部还有发达的菌索。此病蔓延比较快,每大生长可达30厘米,一旦发生很快感染整个菌床。
防治方法:
① 主要是隔离,可防止病区和其他培养料之间菌丝体相连接,是很有效的限制此病传播的方法;
② 蘑菇,床架,用具等要用2%的漂白粉彻底消毒,尤其原来发病较重的菇棚更应彻底消毒,同时菇房安装纱门,纱窗防虫
③ 培养料和覆土材料应按要求进行发酵和消毒
④ 使用清洁水源,喷水后加强通风,降温降湿,避免菌盖表面长时间存有水膜。
⑤ 发现病菇及时摘除,并在料面撒一层石灰粉,或用每毫升含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600倍的漂白粉每两天喷一次;发病较重时,先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喷药。
2 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2.1菌丝生长阶段
2.1.1菌丝徒长
    有些食用菌,如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常出现菌丝徒长现象,表现为菌丝持续生长,密集成团,结成菌块或组成白色菌皮,难以形成子实体。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如出菇室高温,通风不良,CO2浓度过高等均不利于子实体分化,引起菌丝徒长;二是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菌丝进行大量营养生长,不能扭结出菇。
防治方法:培养料不应过熟、过湿;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加强菇棚通风,降低CO2浓度,适当降温降湿,以抑制菌丝生长,促进子实体形成;选择适宜配方,并及时划破或挑去菌皮,多喷水并加大通风以促进原基形成。
2.1.2菌丝萎缩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菌丝、菇蕾、甚至子实体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变干,最后死亡的现象。
    主要原因:一是培养料配制或堆积发酵不当,造成营养缺乏或营养不合理;二是培养料湿度过大,引起缺氧,或培养料湿度过小;三是高温烧菌引起菌丝萎缩;四是虫害,覆土和培养料都能带入害虫,当虫口密度大时,会造成严重危害,使菌丝萎缩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长势旺盛的菌种;严格配制和发酵培养料,对覆土进行消毒;合理调节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换气;发菌过程中,尤其是生料栽培时,要严防堆内高温。
2 子实体阶段
2.2.1子实体畸形
    在双孢蘑菇、平菇、香菇、灵芝等的栽培过程中,常常出现子实体形状不规则,如柄长盖小,子实体歪斜,或原基分化不好,形成菜花状、珊瑚状或鹿角状的畸形子实体
    主要原因:出菇室通风不良,CO2浓度过高,光线不足,温度偏高;覆土颗粒太大,出菇部位低;机械损伤;病毒危害或农药中毒等均能导致子实体畸形。
    防治方法:针对上述原因,创造最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2.2死菇
    指在无病虫害情况下,子实体变黄、萎缩、停止生长,最后死亡的现象。
    主要原因:出菇过密,营养不足;出菇室持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覆土层缺水,幼菇无法生长;采菇或其它管理操作不慎,造成机械损伤;或者使用农药不当,产生药害等均可引起子实体死亡。
    防治方法:根据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环境条件,正确使用农药等,采菇时小心谨慎,以防造成机械损伤。
2.2.3着色病
幼菇菌盖局部或全部变为黄色、焦黄色或淡蓝色,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随着继续生长表现为畸形,如菌盖皱缩上翘,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主要原因:
① 低温季节使用煤炉直接升温时,菇棚内CO2浓度较高,子实体中毒而变色,菌盖变蓝后不易恢复;
② 质量不好的塑料棚膜中会有某些不明结构和成份的化学物质,被冷凝水析出后滴落在子实体上,往往以菌盖变为焦黄色居多;
③ 覆土材料中或喷雾器中的药物残留及外界某些有害气体的侵入等,也可导致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生产过程中,不可乱用农药。
3 食用菌害虫及防治
3.1 菇蚊类
危害食用菌的菇蚊类主要有茄菇蚊,金翅菇蚊,闽菇迟眼菌蚊,小菌蚊,草菇折翅菌蚊,瘿蚊等十几种。
3.1.1 茄菇蚊 ( Lycoriella solani Winnertz)
雌的茄菇蚊常在未播种的堆肥中产卵,每只成虫产卵约150-170粒。在蘑菇菌丝长满堆肥前,幼虫就卵化,第一批出菇前,虫体已长大,钻入菌丝或菇柄,继续往上钻进菇盖,菇蛀得千疮百孔,子实体污染成褐色,失去商品价值。另一种金翅菇蚊(L.auripila Winnertz)发生更普遍,危害更大。主要危害小菇使之变成褐色,成虫几乎都在覆土上产卵,虫口多时能抑制幼菇发育也能传播螨类和病菌,如轮枝霉病。生活史约35天,幼虫期24天,成虫有趋光性和趋腐性。
3.1.2 金翅菇蚊(L.auripila Winnertz
发生更普遍,危害更大。主要危害小菇使之变成褐色,成虫几乎都在覆土上产卵,虫口多时能抑制幼菇发育也能传播螨类和病菌,如轮枝霉菌。生活史约35d幼虫期24d成虫有趋光性和趋腐性。
3.1.3 闽菇迟眼蕈蚊(又名:尖眼菌蚊、菇蚊、菌蛆、菇蝇)
    危害:主要发生于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茶树菇等。主要危害是幼虫取食菌丝体,造成菌丝萎缩,菇蕾枯萎,幼虫可从子实体基部钻蛀,造成窟窿,并伴有难闻腥臭味,成虫不直接危害子实体。
3.1.4  小菌蚊(Sciophila sp.
属双翅目菌蚊科。该虫是平菇上的重要害虫,在平菇发菌阶段,幼虫在培养料表面叶丝结网,藏身在网中取食危害菌丝;长出菇蕾至出菇阶段,在子实体及幼菇丛中取食并吐丝拉网,将整个菇蕾及自身罩住,使菇体停止生长而萎缩干桔,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为4.5~5.4毫米,雌虫为5~6毫米,体淡褐色;头深褐色,紧贴在隆凸的胸下;口器黄色,下鄂须4节;触角丝状,16节;复眼黑色,肾形,顶端逐渐变窄,单眼3个,眼周围有黑圈;胸部有褐色毛,背板隆凸呈半球状;前翅长3.8毫米、宽1.6毫米;足基节长而扁,胫节上有3行排列不规则的黑刺,胫端有距;腹部7节,雄虫外生殖器有1对铗状抱握器,雌虫产卵器尖细。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
幼虫:灰白色,长筒形,长10~13毫米;头黄色,头后缘有1条黑边;体分12节,前3节有时黑色花纹,各节腹面有2排小刺。
蛹:乳白色,长约6毫米,腹部9节,气门边缘有显著的黑斑。
    发生规律:在17~24℃下,卵期3~5天;23~32.8℃下,幼虫期为11~14天;17~22.8℃时,蛹期为2~8天;17.5~22.5℃下,成虫寿命一般6~11天。在17~32.8℃时全世代历期需28天。
    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堆产或散产,产卵量最多可达270余粒,一般20~150粒。
3.1.5 草菇折翅菌蚊(Allactoneuta valvaceae  Yang et Wang
    是草菇和平菇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北京、湖北等地为害严重。幼虫取食菌丝和培养料,使菌丝发育不良,从而影响了菇蕾扭结和形成。子实体被害后形成不规则的孔洞,并在其上拉丝结网,在幼虫爬行和取食之处还留有无色透明的黏液,干后可见光亮的液迹,对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5~5.5毫米,雌虫6~6.5毫米,体黑灰色,被有灰毛。头顶黑色有光泽,复眼大,深褐色,几乎占据了整个头部;触角长2毫米,共16节,1~6节为黄色,向端节逐渐变深褐色,柄节长为梗节的2倍;额长方形,头后缘有32根长刚毛;口器为黄色,下颚须4节,乳白色,有褐色毛,基节小,其余3节的长度比为2:3:4。胸部中胸背板黑色闪光,侧板有金属光泽,中胸后部有一些较长的刚毛,小盾片有4根刚毛;前翅发达,烟色,长4毫米,宽2毫米,翅脉深褐色,翅的顶角和外缘有轮廓不明显的褐斑,后翅平衡棒为乳白色;足细长,基节的基部黑色,其余部分为黄色,前足和中足腿节为黄色,后足腿节为黑色,胫节有较长的黑刺,端距前足1根,中、后足2根,乳白色,跗节有爪。腹部雄虫第四背板沿其基部有一黄色较宽横缢,第三、四腹节之腹板为黄色,其余各节被黑色鳞片。雌虫腹部粗大,第四节横缢也较雄的窄,仅第四节腹板为黄色。
    卵:梭形,乳白至黑色,有条纹,长0.5毫米,宽0.16毫米。
    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长15~16毫米,共12节,透过体壁可见内部消化道。头黑色三角形,高龄幼虫胸部第一节背面有一对八字形褐色斑点。
    蛹:灰褐色,长5~6毫米,复眼灰褐色,腹部末端附有化蛹时幼虫脱下的头壳及皮。
    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
    平均温度21℃时,卵期6天,幼虫期13天,蛹期3.3天,成虫寿命3.3天,全世代历期25.6天。成虫常在花草上边飞边交尾,并喜欢在腐殖质或培养料上产卵,卵散产或堆产。温度在16.5~23.5℃,相对湿度在61.8%的情况下,最少产卵量8粒,最多达224粒,平均89.7粒。
3.1.6 嗜菇瘿蚊又名真菌瘿蚊
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蘑菇、蘑菇、银耳、木耳等。危害食用菌的主要种类有嗜菇瘿蚊、异足瘿蚊和施贝氏瘿蚊,其中以嗜菇瘿蚊较为常见。
    (1)形态特征:
    ①成虫:为微弱细小的昆虫,一般很少见到,因而很少以成虫阶段来鉴定,通常是以幼虫进行鉴定。雌虫体长1.7毫米,雄虫长0.82毫米。成虫头部、胸部背面深褐色,其他为灰褐色或桔红色。头小,复眼大,左右相连。触角细长念珠状,1l节。雄虫触角比雌虫触角长。翅宽大,有毛,透明,翅脉有3条纵脉,1条横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足细长。腹部可见8节,雌虫腹部尖细,产卵器可伸缩,雄虫外生殖器发达,呈一对钳状抱握器。
    ②卵:长肾形,平均长0.3毫米、宽0.1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③幼虫:蛆形,无足,体分13节,表皮透明,头部不明显,体前端腹面有两个跟点(胸叉)。看起来像“X”。有性繁殖的幼虫初孵时白色,老熟幼虫米黄色或枯黄色,体长2.9毫米。幼体繁殖的老熟幼虫—“母虫”,体长2.9~3.5毫米怀胎前为乳白色,怀胎后可见其体内米黄色或桔黄色的小幼虫。
   
④蛹:裸蛹。平均长1.07毫米、宽0.29毫米,初蛹头、胸部白色,半透明,腹部桔红色或淡黄色(图7)。
    (2)发生情况:嗜菇膺蚊有两种繁殖方式。  一种是有性繁殖。经雌雄成虫交尾后产卵,卵变为幼虫,幼虫变为蛹,蛹变为成虫,完成一个世代。有性繁殖在菇房条件下较少出现,只有在条件恶化时才能见到。另一种是幼体繁殖,也称童体繁殖,这是一种无性繁殖,可在短期内产生大量幼虫,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
    ①有性繁殖:一般成虫在9~15时羽化,羽化高峰为12~13时。成虫羽化后就能交尾,雌虫交尾后,在菇床土缝间或培养料缝隙间产卵。每头雌虫产卵10~28粒,每处1~3粒,产卵后1~2天死亡。雄虫交尾后不久即死亡,未交尾的成虫寿命2~3天(温度在20℃左右)。成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
    温度18℃、相对湿度在70%~80%时,卵期为4天左右,卵在孵化前由白色变为淡褐色。卵孵化变为幼虫。在室温18~20℃、相对温度66%~75%时,幼虫经10~16天变成老熟幼虫,老熟幼虫进入料表层或土块表层作土茧,在茧中化蛹。在室温18~20℃、相对温度68%~75%时,蛹期为6~7天。蛹在羽化前,蛹的复眼和翅变为黑色,蛹体不断左右摆动,离开土室,再过2~3小时便开始羽化,变为成虫。
    ②幼体繁殖和幼虫危害:卵孵化的幼虫和休眠体幼虫,在适宜条件下,均可进行幼体繁殖。幼虫繁殖产生的幼虫,又可不断进行幼体繁殖。幼体繁殖(又称童体繁殖),是幼虫直接产生幼虫,不经两性交配,是—种无性繁殖。幼虫在进行幼体繁殖时,老熟幼虫即为“母虫”。在怀胎前为乳白色,此时体内脂肪增加。当子幼虫在母幼虫体内出现时,脂肪逐渐减少,母虫体色又转为枯红色或米黄色(是母体内子幼虫体色所呈现的颜色)。母虫在临产前停止活动。子幼虫吃光母幼虫体内营养后,咬破母虫体壁钻出。一般每头母虫可“胎生”子幼虫7~28头。子幼虫平均体长3毫米、宽0.6毫米,为桔黄色、淡桔黄色或白色透明。在25℃恒温下,繁殖一代需3~4天。温度和湿度影响幼体繁殖代数。在温度8~37℃、培养料湿度70%~80%情况下,可连续进行幼体繁殖,幼虫数量剧增,危害加重;当温度低于7℃或高于37℃的情况下,幼虫停止活动和停止幼体繁殖。培养料含水率低于64%,幼体繁殖受阻,幼虫停食,化蛹,或进入休眠状态。
    营养也是影响幼体繁殖的重要因素。瘿蚊可在蘑菇、平菇,银耳菌丝上进行幼体繁殖;在牛粪、绿色木霉和垃圾上未见到幼体繁殖,但可完成世代发育。在放线菌类菌丝上饲养,不能完成世代发育。食料短缺是导致幼虫停食化蛹的因素之一。但把将要化蛹的老熟幼虫再移入适宜的食料中,其中一部分又能怀胎进行幼体繁殖。
    嗜菇瘿蚊幼体繁殖的幼虫,大量聚集在菌盖和菌柄上危害,也会大量聚集在覆土表面或培养料表面,形成桔红色的圈,直径可达9~12厘米。幼虫有趋光性,较亮处虫量较多。幼虫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在水中可存活多天。但在干燥条件下活动困难,靠身体蜷曲张开的力量移动,可很多幼虫聚集在一起成团,条件适应时,幼虫散开继续繁殖。在恶劣条件下幼虫停止取食,在培养料或土块表面近处作室化蛹,栽培结束,在清理培养料时,部分幼虫躲进土缝中形成休眠体。
3.2菇蝇类
   危害食用菌的菇蝇常见的种类是大蚤蝇,黑蚤蝇,果蝇,嗜菇蚤蝇等,属双翅目,蚤蝇科。 3.2.1 菇蝇类的形体结构
   菇蝇类其成虫淡褐色或黑色,体小,触角很短,比菇蚊健壮,爬行很快,常在堆肥表面急速地、扭来扭去地爬动。幼虫是一种白色的蛆,头部尖,尾部钝,无足,头部狭窄不成黑色,腹末背面有突起物,其中粪蝇(Megaselia halterata Wood)对蘑菇危害最大。菇蝇虫卵产生在菇床上或菇盖上,幼虫可能会取食肥料,使之潮湿;或吞吃培养料中的菌丝体,造成上面的蘑菇死亡;或在菇柄中挖洞穿孔,一直钻到菇盖,同时传播轮枝霉等病害。菇蝇在24℃时,整个生活史(从卵到蝇)为14天,16℃时,从卵到蝇要6-7周。
其中菇蚋(瘿蚊,Cecid)是一种很小的蝇类,幼虫体长约2-2.5毫米,无脚的蛆,化蛹前中胸腹面出现一个黑色剑骨片,体色多种多样,有桔红色、橙黄色、红色及黄白色等,幼龄虫色较红,后逐渐变成黄白色。蛆 形口器,爬行迅速,10-13天化蛹,蛹深褐色,在20-25℃时,6天羽化,成虫个体很小,1-1.2毫米,体色灰黑,飞翔力强,活泼,一对翅膀,平衡棒明显,生育方式特殊,为幼体生育──幼虫长出幼虫,虫口密度增长快。
最普遍种是异足菇蚋(Heteropera pygmaen Winnrertz),有一矛状剑骨片,母虫约3毫米长,虫体会携带一种能使蘑菇柄变色,产生褐色条纹,使菌褶产生很小的黑色脓包的细菌。菇床播种后立刻可受感染,减产20%,特别是在出菇后期更为严重,能使蘑菇显著减产。另外两菇蚊斯氏菌瘿蚊(Mycophila speyeri Barnes)和巴氏菌瘿蚊(M.barnesi Edwards),幼虫橙黄色,经常附着在第一、二批菇的菌盖和菌柄之间,严重影响蘑菇的商品价值。
3.2.2防治方法
   由于菇蚊,菇蝇都为迁飞性的害虫,其防治比较困难。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⑴杜绝虫源
   ①栽培前培养料处理:进行二次发酵,杀虫卵。
   ②空菇房消毒处理:清扫,熏蒸。
   甲基溴:熏蒸菇房。
   硫磺:硫磺燃烧后产生SO2与水形成亚硫酸,具有消毒作用。方法是先将菇房、床架、墙壁喷水,然后把硫磺粉倒入盘中,用油布引燃,熏蒸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10克。
   福尔马林:喷湿菇房、床架等,每立方米空间用5ml福尔马林,1克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
   磷化铝:每立方米空间用10克磷化铝,熏蒸72至96小时;此药因剧毒,少用或不用。
   五氯酚钠:床架材料用2%的五氯酚钠溶液浸泡。
   ⑵搞好菇房及周围场所环境卫生。
   菇房内的废菇、残料要及时清除掉,菇房四壁及床架等也要经常清扫。
   ⑶改善栽培场所的通透性
   湿度过高,通气不良都易引起菇蚊发生
   ⑷物理防治方法
   ①控制光源:菇房的门、窗附近不要开灯,防空洞的灯应设置在远离洞口的地方。不大需要光照的食用菌品种应尽量减少开灯时间,以减少菇房外虫源飞入繁殖侵害。
   ②幻光诱杀:利用趋光性和趋腐性,可在菇房点黑光灯或普通白炽灯诱杀。方法是:在灯下置一盘废菇或废料浸出液,加上几滴敌敌畏诱杀。在白天诱杀。
   ⑸化学防治方法
   ①培养料处理:二嗪哝和毒虫畏(50ppm)可以杀死料中刚孵化的幼虫, 但不能防止成虫产卵。每吨料用5%二嗪哝颗粒剂1.021公斤或24%毒虫畏乳剂210亳升,对蘑菇无残毒,或用40%二嗪哝乳剂,每10吨料用药1公斤充分搅拌,然后用大塑料薄膜密闭1至2天备用。
   ②覆土处理:将毒虫畏、r-666 或乙基虫螨磷与覆土充分混匀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每吨覆土用24%毒虫畏乳油125毫升,10%r-666乳油300毫升或10%乙基虫螨磷颗粒剂0.5公斤。在眼菌蚊对有机磷农药有抗性的地方, 每吨覆土中混合25%二氟苯哝可湿性粉剂120克,杀虫效果明显。用60%马拉松乳油330毫升与200升水混合,喷洒覆土,也能消灭覆土中的幼虫。或是用40%二嗪哝乳剂稀释400-600 倍喷雾。
   ③床面处理:出菇期间发生虫害,减少喷水,尽量使床面脱水,越快越好,待幼虫死亡再喷水。或者使用化学药剂。
   A.2.5%溴氰菊脂乳剂,使用方法:稀释2500-3000倍喷雾,50公斤稀释液喷400 平方米面积,在一批子实体采收后施用,或重点喷洒空间墙壁、床架等。
   B.20%杀灭菊脂乳剂,使用方法:稀释4000-5000倍喷雾,每50公斤稀释喷400平方米。
以上两种农药在采收前7天禁用。
   C.硫丹:每10公斤水加2-5%硫丹150克,喷100平方米。
   D.二氟苯哝:500倍喷雾,可杀死幼虫
   E.50%马拉硫磷,稀释1500-2000倍喷雾
   D,E两种农药在采收前10天禁用。
   F.40%二嗪哝乳剂,稀释400-500倍喷雾
   G.敌敌畏:稀释2000倍液喷雾,或菇房悬挂敌敌畏棉球熏杀菌蚊, 每立方米体积以0.5ml为最佳用药量。
3.3 螨类(Mite)
3.3.1螨又称菌虱、红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
    螨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小形或微形种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无触角,无翅,无复眼,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有2对口附器,成螨有4对足,身体不分节。螨不变态,可分为:卵、幼虫、若螨、成螨,幼虫只有3对足,若螨和成螨一般有4对足。当休眠体发生时,发育是以下方式进行:卵、幼虫、若螨、休眠体、若螨及成螨。
    危害蘑菇的螨种类多,主要有二种:蒲螨和粉螨。蒲螨体小,肉眼不易发现,大量繁殖时个体堆积在一起呈粉状咖啡色。粉螨体较大,白色透明发亮,不超过1毫米,体卵圆形,背面黄褐色。
    螨的侵入途径是潜伏在稻草、米糠、麸皮等培养料中,随同培养料侵入菇房。或者靠螨的休眠体腹部吸盘吸附在蚊、蝇类昆虫的体上进行传播。当菌种生产时,灭菌不彻底,或培养环境不干净(如设在仓库、饲料间、鸡舍、堆料附近),螨会从棉塞间隙侵入。
    菇螨会咬食蘑菇菌种、培养料或覆土层中的菌丝,也会在菌盖和菌柄上钻洞,有时它还会在菇柄根部周围咀嚼菌丝体,使它们形状变圆,颜色成铁锈色,或直接为害成熟的子实体,造成子实体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褐色凹陷,丧失了商品价值。
3.3.2防治措施
以防为主,在收菇时期应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螨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螨类存在于覆土和培养料中,药物难于接触到,另一方面,喷施有毒药剂难免危及消费者。
    ⑴彻底铲除其孳生源。如鸡、鸭、猪棚、饲料仓库、霉变的砻糖、油菜梗和壳、豆杆壳、稻麦草、棉籽壳、甘蔗渣、米糠、旧麻袋等,周围环境的垃圾厩肥、菇房废弃物等,保持栽培场、菌种场内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患有螨类菇房的废料要进行特殊隔离封闭处理,菇房及床架材料要严格消毒。
    ⑵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灭螨,杜绝初侵害来源。
⑶消灭蚊、蝇,防止害螨迁移,传播。同时禁止接触了螨的人和物随便移动,要给污染物消毒。
    ⑷蘑菇播种后,覆土前螨害防治。
螨有趋色性,利用之可检查培养料表面是否有害螨。消灭害螨应在中午室温较高时进行,这时螨集中在培养料表面上,容易杀死。 
①敌敌畏熏蒸: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1公斤敌敌畏稀释200倍液喷床面,然后密闭门窗,熏蒸一昼夜。熏蒸后如仍发现有害螨,可再喷药一次。
    ②菇房空间每立方米用0.5克六六六丙体(林丹)点火熏蒸, 六六六丙体不妨碍食用菌生长,但不能使用六六六粉。
3.4线虫(Eelworm)
3.4.1属无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
     线虫纲。线虫体型细长,两端稍尖,形如线状。一般的种类体长有超过1毫米,宽约50-100微米。主要有五种:Aphelenchusavenae,Ditylenchus destructor,Parapheleuchus myceliphthorus Corn, 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蘑菇菌丝线虫)和Aphelenchoicees composticola(蘑菇堆肥线虫)。后两种在湿的培养料及13-24℃条件下,繁殖迅速,危害最重。当用灯光斜照床面时,将看到微小白色线状物在覆土表面移动,或从覆土颗粒中向上爬,这白色线状物实际就是由许多线虫互相盘绕而成的“游移”线虫。在覆土上出现感染线虫的指示霉菌(例如节丛孢霉)是感染线虫的征兆。如果早期发生侵害,料中会产生暗色、潮湿没有蘑菇菌丝的受病区块,并常伴有刺激性的气味。第二批菇后病菇就会增多。这些线虫是很难根除的,它们经常潜伏在床架材料内,可以从这一季菇传到另一季菇。
    线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随覆土进入菇房。除此之外,线虫还存在于培养料如牛粪、稻草,旧菇房和栽培床架、水源等,蚊、蝇类或螨类也会携带线虫。
    线虫种类不同,侵害方式不同。或者在菇体组织中穿梭活动,使细菌进入组织,造成菇体腐败变质,枯萎死亡。或是腐生线虫产生有毒排泄物阻滞蘑菇菌丝的生长,受害严重的菇床会发生鱼腥臭。
3.4.2防治措施:
    ⑴菇房消毒:由于线虫能生活于菇床侧架的木板和木制品中几毫米深处,并且在干燥条件下,即使达到60-65℃高温,线虫仍能幸存下来。所以,要将床架、 菇房弄湿,进行蒸汽消毒;或者用2%五氯酚钠溶液处理;或用呋喃丹(2汤匙+20公斤水)喷菇房,如果菇房为泥土地面,则可在地面上撒一层石灰。
    ⑵线虫对高温的耐受力很弱,推广二次发酵,是防治的良好方法。
    ⑶消灭蚊、蝇。
    ⑷环境卫生和用水处理:注意菇房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烂菇、废料。水源不干净的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铝沉淀净水,可除去线虫。
    总之,蘑菇虫害,如果发生量少,可通过药物等措施来控制杀灭。但是,一旦大量发生,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办法来控制消灭。可以这么说,对付蘑菇虫害,要提倡以防为主,作好综合治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虫害的侵害,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4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又不便于随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因此在栽培中,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1预防措施.
4.1.1菌种厂的选址
    应远离仓库、饲养场、装料间、灭菌锅和接种间,建筑设计要合理,灭好菌的菌种袋或菌种瓶要能直接进入接种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接种室、培养室要经常打扫,进行消毒,要定期检查,发现有污染的菌种立即处理,不可乱丢。出厂的菌种要保证没有污染,不带病虫。栽培场引进菌种要注意防止带人病虫害。
4.1.2.搞好栽培室和栽培场地的卫生。
    裁培场地要远离仓库、饲养场、垃圾场。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和害虫的隐藏、孳生场所,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并尽量减少闲杂人员进入栽培室。栽培室的门窗和通风洞口要装纱网,在防空洞、地道、山洞栽培食用菌,出人口要有一段距离保持黑暗,随手关灯,以防止害虫飞人,传播菌源。
    露地栽培时要清除栽培场的残株及附近的枯枝落叶、烂草及砖石瓦块。清理环境后,必要时场地还要进行杀虫,为防白蚁要挖诱蚁坑或环形沟。
    栽培室在栽培食用菌前要清扫干净,架子、墙壁、地面要彻底消毒、杀虫。要特别注意砖缝、架子缝等处容易藏匿害虫的地方,对发病严重的老栽培室要进行熏蒸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容积用80毫升福尔马林和40克高锰酸钾混合液进行熏蒸。熏蒸时要密闭栽培室,2天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4小时再将菌袋送人。也可用硫磺熏,用量为每立方米5克,密闭48小时,再过2天后进料。
4.1.3.注意原料、菌袋、工具的卫生。
    麸皮、糠秸、稻草、棉籽壳等易发霉变质的原料,要妥善保管好,并严防有毒物质、原料混入培养料。废料、料块、老菌袋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免老菌袋的病虫转移到新的菌袋上。裁培工具也要分开使用,并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
4.1.4.把好菌种质量关。
    对刚分离的菌种,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并要试种,看其经济性状表现。对于引种,应按照质量标准挑选。在制种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挑选,一旦发现污染,立即淘汰,确保生产菌种纯度,对于生产的菌种,要及时使用,以防老化,并控制传代次数。在栽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杂菌发生,应及时用甲醛等药物进行注射处理。
4.1.5.及时清除残菇,并进行消毒。
采菇后要彻底清理料面,将菇根、烂菇及被害菇蕾摘除捡出,集中深埋或烧掉,不可随意扔放。双孢菇培养和覆土需经消毒处理,在送上床架前用漂白粉或甲醛消毒或喷杀虫剂后盖膜密封24小时。
4.1.6.促菇抑虫抑病。
    不同的食用菌对其生长发育的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要依照各种食用菌的要求对湿度、水分、光线、酸碱度、营养、氧与二氧化碳等进行科学的管理,使整个环境适合食用菌的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生长,即所谓促菇抑虫抑病。
4.1.7.灭菌要彻底。
    栽培时灭菌一般采用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方法。高压灭菌应在2个大气压下保持2个小时且进气和排气要十分缓慢。常压灭菌要求4小时内使锅内温度达到97-100℃。此后,对于灭菌时当容积的灭菌仓应将上述温度保持10小时左右,且灭菌后,待锅内温度至60℃以下时方能出锅。在接种前要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具体做法是:将作菌种用的栽培种拔去棉塞,用酒精灯燃烧瓶口,然后迅速放进接种箱,接种室必须提前用甲醛、高锰酸钾等高效低毒剂进行消毒。
4.2、农业防治措施 -
4.2.1.水浸法防治害虫
    有些害虫由于浸入水中造成缺氧和促使原生质与细胞膜分离致死。但必须注意栽培袋无污染、无杂菌菌块,经2-3小时浸泡不会散,菌丝生长很好,否则水浸后菌块就散掉,虽然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但生产效益将受到损失。其操作方法是:瓶栽培的和袋栽培的可将水注入瓶、袋内,块栽培可将栽培块浸入水中压以重物,避免浮起,浸泡2-3小时,幼虫便会死亡漂浮,浸泡后的瓶、袋沥干水即放回原处。
4.2.2.利用害虫的习性进行防治
    有些害虫有着特殊的习性,如菌蚊有吐丝的习性,幼虫吐丝,用丝将菇蕾罩住,在网中群居为害,对这些害虫可人工捕捉。瘿蚊有幼体繁殖的习性,一只幼虫从体内繁殖20头幼虫。瘿蚊虫体小,怕干燥,将发生虫害的菌袋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或撒石灰粉,使虫干燥而死,可降低虫口密度。另外,还有些鳞翅目的幼虫老熟后个体很大,颜色也艳,在采菇和管理中很易发现,可以随时捕捉消灭。对落在亮处的害虫要随时拍打捕杀。有的幼虫留下爬行痕迹要沿痕迹寻找捕捉。
4.2.3.诱杀害虫
    诱杀害螨,可就地取材用菜籽饼效果较好。在菇床上铺上若干块纱布,将刚炒好的菜籽饼撒一层在纱布上,螨就聚集于纱布上,然后将纱布在浓石灰水中一浸,螨便被杀死,连续几次杀螨效果可达90%以上。无菜、棉籽饼的地方用浸敌敌畏药液的棉球熏蒸杀螨效果也不错,将蘸50%敌敌畏的棉球,在菇床下每隔70厘米左右呈品字排列放置,并在菇床培养料面盖上湿纱布,在石灰水中浸泡螨即死杀,反复几次,效果更好。对蚊蛾用黑光灯或节能灯诱杀,效果也好。方法是在灯下的水盆中放人0.1%敌敌畏,害虫落人盆中即被杀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强光处挂粘虫板,粘虫板上涂40%聚丙烯粘液,有效期可达2个月。此外,要特别注意消灭越冬成虫。
4.3、药剂防治措施
    在食用菌生产中,不提倡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食用菌是真菌,食用菌的病害也多由致病真菌引起,使用农药容易使食用菌产生药害,食用菌栽培周期短,尤其是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直接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要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用药剂治虫是一种应急措施,有时必须喷药,但用药前一定要将蘑菇全部采完。菇房内发生眼蕈蚊、粪蚊可喷500倍敌百虫。如果瘿蚊大发生,喷500倍的辛硫磷或乐果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跳虫为害严重时,喷500倍敌敌畏效果很好,但要注意平菇对敌敌畏很敏感,浓度稍大时就可能出现药害。用磷化铝薰蒸蘑菇害虫,根据多次试验,每立方米用3片(9.9克)对眼蕈蚊、菌蚊、粪蚊、跳虫及蛞蝓的防治效果都很好,但对瘿蚊则需要每立方米用10片(33克),防治效果才理想。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分解,释放出磷化氢,该气体穿透力很强,能杀死菌块表层及内部的害虫,而对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长无影响,菇体内无残毒,熏蒸时菇房要密闭,操作人员应戴防毒面具,一定要按规程进行,熏完后菇房要密闭48小时,再通气2-3小时,才可以人内,以免中毒。
    总之,对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应将各种方法充分结合起来,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样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郭新荣.食用菌生理病害及防治[J].西北:农业学报,2004(3):182-186
2.               胡开辉,陈体强.食用菌细菌性病害[J].福建: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3):15-18
3.               柴全喜.食用菌常见生理性病害的防治[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刘振祥,谭爱华,杨辉德.食用菌栽培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陈士瑜.珍稀菇菌病虫害防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6.               刘克田,许世友.害虫与剋星[J].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4-28 12:12 , Processed in 1.54166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