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2847|回复: 0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十一)黑木耳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4-23 08: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一、生产季节
根据我地区的自然条件,一年可以栽培两个周期(春茬和秋茬木耳),每个周期4个月,春茬2-3月生产栽培袋,4-6月划口出耳;秋茬7-8月生产栽培袋,9-11月划口出耳;稻田地黑木耳一季。
二、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环境要求
1、形态特征:黑木耳子实体呈胶脂状,耳片呈波浪型,黑色或褐色;鲜品是透明或半透明状,耳根收缩有弹性,外形和手感酷似人耳,也是其名称来源;干品:硬而石质,呈角质状,黑色或暗黄色,有脉络皱纹。泡发率为110-15
2、生长史:孢子——菌丝体——子实体——孢子
我们栽培的过程一般是从菌丝体到子实体的过程。从生产栽培袋到出耳结束需要3-5个月,分成两个阶段:菌丝体生长阶段和黑木耳生长阶段,其中菌丝体生长阶段需要30-45天左右。
3营养:野生的黑木耳主要生长在腐(枯)木上,分解其中的营养,供菌丝体和木耳生长,我们栽培黑木耳主要是利用木屑、玉米芯等原料,菌丝体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选择的木屑要求是硬质的阔叶树木屑为好,如:柞木、栎木、桦木等,另外需大量的氮源、维生素及矿物质,主要来源是麸皮、糠壳等,在实际生产中,为适合出菇季节,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并获得较理想的产量,木屑的营养成分远远不够,必须人为添加一些氮源做为补充和调整,一般以添加如麸皮、糠壳等糠壳类为好,调整C/N比在30-331之间,这样其料C/N比稳定、长效、不易挥发浪费,可长期提供菌丝及黑木耳的生长。
4、温度:黑木耳属于中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以25-28℃为最适温度。培养基内温度低于5℃菌丝停止生长,温度高于35℃时,细胞脱水,衰老死亡。子实体生长阶段10-25℃均能生长。黑木耳属于变温结实,15-25℃为最适温度(出耳床内温度),温度小于10℃时,原基分化相当的慢,黑木耳在25℃以上时生长速度非常快,木耳的品质非常的差,耳片厚度偏薄形成“流失耳”。如果长期温度过高,会造成菌袋内感染杂菌。
5、湿度及水分:在黑木耳的两个生长阶段也有所不同。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60%,空气相对湿度45-6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60%,空气相对湿度80-95%
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原基形成期的湿度:80-85%;原基分化期的湿度:85-90%;黑木耳生长期湿度:90-95%
6、空气:黑木耳属于好氧性真菌,要求在通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才能生长良好。所以黑木耳在陆地或稻田地栽培的发展优势相当强,也就是模仿野生木耳的生长环境条件,加强其管理,使其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风的作用有:补充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促进菌丝的生长,木耳原基的分化,缩短栽培周期,有效抑制杂菌生长。缺氧的表现:初时有白色水珠,然后变成黄色。
7、光线:光线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的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养菌阶段应采取避光措施,在木耳生长阶段,光照有种于木耳原基的形成,中后期可使木耳的黑色物质增加,使木耳变黑,增加干重。光线一般要求是散射光,而不是太阳直射光。
8PH值:木耳菌丝可在PH4-9的培养基中存活及生长,传统的PH值是在5.5-6.5之间。现在生产中PH值控制在8-9之间,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用液体菌种时,PH值应该在6.5-7.5之间。
三、栽培袋的制作
1、原料的选择:
1)木屑(锯木),以阔叶、硬杂木为好,软木屑经过营养搭配也可以的树种:
硬木:柞木、青杆木、栎木、桦木、榆木、槐木。
软木:杨柳木、椴木等,不能单独使用。
木屑的粗细程度:1-3mm,细木屑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木屑偏粗形成无效菌丝,营养流失,减少产量。
2)麦麸:主要补充氮源及微量元素、矿物质,要求:a、选择新鲜的,陈年隔夏的不能用;b、选择中麸;c、无麦麸可用稻糠代替;稻糠营养成分不够需加量,比例为11.5
3)豆饼粉:补充氮源,越细越好,无霉变的。
4)石膏:补充钙元素,缓冲培养料的变酸程度。建筑用的细石膏粉即可。
5)石灰:是木耳生产的“千斤油”,补充钙元素,提高PH值,增加抗菌能力。一般选用生石灰,不用白石灰,有太多的添加剂。
6)各种秸杆可作为主料;棉杆、豆杆,不可单独使用,混合料营养全面。玉米粒、葵花盘注意:软质秸杆不能用,如稻草、麦秸、高粱秸、稻壳等。
2、配方:
1)木屑(硬杂木)81%,麦麸15%,豆饼粉2%,石膏10%
2)木屑61%,玉米芯20%,麦麸15%,石灰10%,石膏1%,豆饼粉2%
3、拌料:
1)干拌:按配方准备各种原料,先把麦麸、豆饼粉、石膏、石灰加在一起,搅拌均匀。如加玉米芯要提前预湿。
2)湿拌:含水量在60%,为水比为11.1-1.2
干拌好的加水调湿,搅拌均匀。测PH值为8-9。不足加石灰水调解。用液体菌种接种的,PH值应该在6.5-7.5之间。
3)闷堆1-2小时,目的是原料吃透水。
4、装袋:
选择16.5*33cm折角袋,填料要少,用力均匀,四角撑起。袋四壁平滑,无褶,料面压平。高度为17-18cm。打孔到底,孔径2-2.5cm。距料面3-5cm处套上无棉封存盖。也可用塑料棒直接封口。
5、灭菌:
1)常压灭菌:将装好的栽培袋放在灭菌锅内,封闭,大火快烧,在2-4小时内达到100℃,开始计时。之后改为慢火缓烧,使锅内水能够保持沸腾即可。维持6小时,闷锅2小时,当灭菌锅内温度降到80℃以下时,可打开灭菌锅,取出栽培袋,冷却,使栽培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时即可接种。
2)高压灭菌:有条件的可采用高压锅灭菌。把袋装的栽培袋放入高压锅内,旋紧固定螺栓,加热到压力为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排放冷气,使压加表归零,之后关闭放气阀,加热到0.15兆帕时开始计时,维持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停止加热。使其自然降压降温。
6、接种:
1)接种室接种:
接种室6*10m,紫外线灯+接种机接种。
使用过程:(一)把所有物品一次性放入接种室内,用高效气雾剂消毒,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关灯1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室,先用1%克霉灵喷雾降尘,打开接种机5分钟后,在接种机前15-25cm范围内接种。接种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工作台、菌种瓶、接种钩。点燃酒精灯,烧接种钩、菌种瓶。去掉棉去老化膜,把菌种钩成黄豆粒大小,每袋接入乒乓球大小,均匀布潢料面,每瓶菌种接30袋左右。
2)接种箱接种:接种箱是缩小的接种室,接种箱内不用紫外线灯。
3)菌种菌种封口接种:此法不用无棉盖体,用塑料棒直接封口。接种时,将塑料棒拔掉,将菌种直接接到塑料棒留下的孔内,并用塑料棒捣实。
4)无菌通道液体接种:先将无菌通道电源打开,工作半小时后开始接种。此法一般用无棉盖体封口,也可用塑料棒封口,料内留孔。接种时,将无棉盖体打开,将液体菌种接入到袋内。
5)接种原则:
抢温接种,栽培袋降到30℃时就开始接种,湿度不超过65%。使用接种机时,工作人员操作要协调。没有缓冲间人不要来回活动,喷雾降尘。停电要有备用接种箱。
7、养菌:
1)室内养菌:
温度:1-4天,25-28℃;5-15天,23-25℃;15天以后 ,15-25℃。
湿度:45-60%,湿度大时撒石灰。c避光养菌。通风,前期可少通风,或不通风,保湿,中后期加强通风。
2)室外养菌:
搭建荫棚,林荫地盖遮阳网。地势高不存水。在室内站立3-4天菌种定植后,垛垛养菌。垛高4-5层,以口对口排列,盖上草帘或其它覆盖物。15天后倒垛,内外,上下调换,挑出杂菌袋,加强通风。
注意:养菌前期防止低温,中后期防止超温。
8、出耳管理:
1)划口:划成“V”型口,斜线长为2-2.5cm,深度为0.5cm,角度为45-60°,数量为8-12个,2-3排,成品字型排列。也可以划“.”型口或“I”型口。
2)水分管理:
原基形成期:湿度要求在80%,床草帘湿,不让草帘干。子实体分化期:湿度80-90%,水分不要过大,否则耳芽泡涨。子实体生长期:耳片展开1后,小雨或大雾天打开草帘。      
注意:浇水时要避开中午高温期,早晚浇水。水质要求:自来水、井水、淡水。25-30天即可采收。
9、采收:
采收前晚上揭开草帘 ,全面接受散射光,晚上早揭,早上晚盖。增加子实体间重,增中颜色,降低温度,防止杂菌感染,临采收前2天停止浇水。
采收标志:7-8分成熟,耳片充分展开,耳根收缩,边缘变薄,即将弹射孢子,腹面出现白粉。
采收:用手从上往下掰,带下一部分培养基,不要耳根留在上面。采收后的木耳去掉袋上的培养基后,洗净,晾干。即可销售。
10、季节安排:
1)春芽:春季以当地气温平均温度10℃以上时(桃花开时),即可划口出耳,向前推45天做栽培袋,我地区一般4月初划口出耳。
(2)秋芽:秋季,白天最高温度降到25℃时,即可划口出耳,向前推45天生产栽培袋,我地区一般在8月初生产栽培袋。
(3)稻田地木耳:一般5月中旬开始做栽培袋,6月下旬划口出耳,7月中旬稻田地挂袋。11、二茬耳管理
采完一茬木耳后,菌袋干一个星期左右,重新浇水,湿度控制在80%左右,形成原基后正常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5-6 02:36 , Processed in 1.520767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