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010|回复: 0

第一章 平菇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3-28 10: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第一节 概述一、生物学特征 平菇是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阿魏侧耳、金顶侧耳、风尾菇、鲍鱼菇一类的总称。属于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平菇苗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发育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就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菌盖、菌褶、菌柄组成。菌盖如贝壳状或扇状,常呈覆瓦状丛生在一起,幼时青灰色,很快变为浅褐色或褐黄色至近白色,直径5~20厘米或更大些。在菌盖下方长着长短不齐的菌褶,呈白色,质脆易断;菌褶片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有孢子,成熟时菌褶弹射孢于,呈雾状,落下呈粉状。菌盖下端偏生或侧生着菌柄,长3~5厘米,粗1~2厘米,白色,中实柔软,丛生时各菇体基部常互相连接。 平菇为腐生菌,生活力强,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能力强,菌丝生长力旺盛,适应性强。玉米秸、玉米芯、麦秸、稻草、棉籽皮、废棉、木屑等均可作为平菇栽培原料。 平菇栽培方法比较简单,其生长期短,栽培原料广泛,栽培场地多样,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可周年生产。二、生活条件 (一)营养  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碳、氮、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木材、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物质中的木质素、纤维素、淀粉及糖类可作为碳源。麦麸、玉米粉、黄豆粉、尿素、铵盐、硝酸盐等可作为氮源。石膏、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醋酸等可作为无机盐、维生素源。 平菇对碳氮比的要求:营养生长阶段以20:1为宜,生殖生长阶段以40:1为宜。 (二)温度 平菇是广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是5~36℃,5~15℃生长发育缓慢,15℃起开始加快,25~27℃最好。菌丝抗寒力强,能耐-30℃低温。子实体在7~22℃条件下均可形成,13~18℃生长最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愈大,子实体分化愈快,在20℃和10℃的交替环境中,子实体形成快而多。 (三)湿度 平菇为喜湿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料内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80%~90%之间。当空气相对湿度过大,超过95%,会引起杂菌滋生甚至腐烂。 (四)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十分严格,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促进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子实体就会形成畸形菇或很快萎缩死亡。 (五)光 平菇为喜光性真菌。菌丝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与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每天持续几小时的散射光,可使子实体很快形成。 (六)酸碱度(pH值) 平菇喜欢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3~7.2之间均能生长,以pH5.5~6.5最为适宜。在配制培养料时,pH值应调整到6.5左右,酸性大时用石灰水调整.碱性大时用醋酸调整。为了预防杂苗污染,在用生料栽培时,pH值要调到趴采用发酵料栽培时,pH值谓到8~8.5;发酵后料pH值为6.5~7。 三、主要栽培品种 我国目前主要栽培的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漏斗状侧耳和金顶侧耳等。 (一)形态特征 糙皮侧耳:于实体菌盖重叠,呈覆瓦状丛生,或基部相连呈密集型丛生。菌盖直径4~20厘米,呈贝壳状、扇状或扁球状,边缘内卷。菌盖肉质肥厚,菌肉柔软、有韧性,色白。菌褶白色,菌柄矩,侧生或偏生,一般为2~6厘米,白色、光滑、内实。 (1)紫孢侧耳:子实体多丛生。菌盖直径3~16厘米,呈扇形或肾形,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有韧性,不易破碎。菌褶白色,菌柄短,偏生或侧生,白色,长2~5厘米。 (2)漏斗状侧耳:于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3~15厘米,脐状或漏斗状,边缘呈波浪形卷曲,形似风尾,故俗称凤尾菇,中央或偏中央处凹陷。菌盖颜色收获时为褐淡黄色。菌柄较短,在1~4厘米之间,侧生、中实。菌褶较短,狭窄、延生、较密。 (3)金顶侧耳: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菌盖正扁球或偏扁半球形,渐乎展为漏斗形,盖面光滑,为鲜艳的黄色,苗盏直径3~10厘米。菌肉白色,皮下淡黄色,肉薄、质密。菌柄近圆柱型,侧生至近中生,基部相连成簇,长2~10厘米,表面有细毛。菌槽延生,白色至黄色,幅宽、稍密,往往在苗柄上形成沟状。  (二)品种特征  (1)糙皮侧耳:是一种低温型品种,子实体多发生在秋春季节,菌丝生长温度为5~31℃,适温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3~20℃。子实体短期冰冻不死,化冻后,仍可继续生长。  (2)紫孢侧耳:是一种低温型品种,子实体多发生在秋末春初季节,菌丝生长温度为4~35℃,适宜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4~25℃,适宜温度为6~20℃。子实体遇短时冰冻无甚影响,化冻后可继续生长。袋栽时,必须加大通风量。  (3)漏斗侧耳:谷称凤尾菇或环状平菇,是平菇的近缘种,同属侧耳属,具有生命力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产量高等优点。适合用麦秸、稻草栽培,是一种中温型品种,子实体多发生在早秋春末季节。菌丝生长温度为15~35℃,适宜温度23~27℃。子实体生长温度控制在10~25℃。  (4)金顶侧耳:俗称榆黄蘑,属于中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为8~32℃,适宜温度24~26℃。子实体生长温度8~32℃,适宜温度24~26℃,现蕾时应有昼夜温差刺激。  第二节 栽培技术  一、栽培场所及设施  (一)室外阳畦栽培  阳畦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稍高凉爽、接近水源、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的地块,做畦东西走向,座北朝南。  阳畦规格为宽1米,深30~40厘米,长度不限。做畦前先清除杂物,平整土地,如地面偏干,应用大水将表面喷温,表面稍干后将其夯实再挖畦。畦挖好后将畦底铲平踩实,畦间距离60厘米左右。做畦时将挖出的土翻到两旁,做成畦埂,畦北侧壁高于南侧,相差在15厘米左右。两畦间自然形成排水沟,排水沟又是操作时的人行道。畦埂最好用麦秸、稻草或其它杂草和泥垛成。畦壁再抹一层草泥,以防畦边、畦壁倒塌。在播种前应将畦底灌足水,在畦底灌水渗下去之后在畦底、畦壁撒一层石灰粉,然后铺料、播种。畦上方常用竹竿、木条等支撑物做成支架,以支撑塑料薄膜和草苫子。在低温季节.菇场的北侧要加设风障。 (二)塑料棚 在塑料棚里栽培平菇,冬季仍可进行作业。 1.半地下塑料棚 选择土层较厚、土质粘重、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建造。建造方法是在地面上挖宽3~3.2米,深1~1.5米,长度不限的坑道,在地上部分叠起1~1.5米高的围墙。打围墙时注意每隔1.5~2米留一对通气孔。顶部间距1.5~2米用竹片或钢筋做成拱形架,架上沿坑道纵面拉上5~6根铁丝拧紧固定,在架的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然后用草苫覆盖。顶部最好开设活动天窗,以保证空气流通。 2.地沟 从地面向下挖深1.6~2米,宽2~2.5米,长度不限的地沟,挖出的土翻在沟两旁,上面用粗树枝或树干搭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及草苫即可。沟式菇房应注意留通气孔,气孔可在沟两侧设置,基部距沟底地面O.3米左右。 3.单面简易塑料棚 建栅的位置要座北朝南,地势稍高。北墙高1.7米,脊高2~2.4米,宽6~8米,长度不限,南墙0.5米或不建南墙,东、西两侧墙自然惯斜,脊的垂直线距北墙1.5—2米,脊用粗木或粗竹竿搭成,脊下每隔2米用立杆支撑,在脊梁上南北方向搭粗竹竿或厚竹片,间距1米左右,竹竿搭在南墙上或将竹片直接弯到南墙位置的地面固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及草苫。 4.小拱棚 在深20~30厘米,宽1.5~3米,长度不限的畦面上,每隔30~40厘米把高约1米的竹片弯成弓形插入两边固定好,棚架覆盖塑料薄膜,薄膜外面同样用弯成弓形的竹片插人两边至压紧薄膜为止,上面再覆盖草苫。 (三)室内栽培 即用空闲房屋如地下室、人防工程、菜窖、果窖或厂房等栽培。 (四)大田栽培 1.玉米平菇间作套种 选择地势乎坦、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土地。先施足基肥,经深耕、细耙、平整后调整畦田。玉米畦宽60厘米,种植玉米3行,株距20厘米;平菇畦宽25厘米,深10—20厘米,走道兼排水沟宽30厘米,依此顺序调整畦田。田地两头种玉米3~5行为保护行。 2.蔬菜平菇间作套种 选择准备播种黄瓜、芸豆、佛手瓜等地块,根据土地种植规模,选择架内单行或双行畦田作平菇。单行间作平菇,种植蔬菜畦田为宽35厘米的两行,两菜畦间留宽30厘米的一行播种平菇,长度不限。两菜畦外再留两条50厘米宽的水沟。双行间作平菇畦种植蔬菜宽30厘米,两菜畦间各留30厘米宽的两行播种平菇,两行平菇畦间20厘米的土埂,以便管理及采收,长度不限。靠菜畦外边支架爬瓜蔓,蔬菜畦外边留50厘米宽的两条水沟。 3.场所消毒 大地阳畦栽培时,做畦后要喷洒敌敌畏杀虫,撒些石灰会起到驱虫杀苗作用。 菇房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在进料前2~3天把菇房门窗封闭好,按每立方米用甲醛5~10毫升与3~5克高锰酸钾混合,进行杀菌消毒。消毒后封闭门窗24小时后再开宙排气,即可进料使用。重茬菇房收完菇后,要及时将所有可拆除的物品移至室外进行彻底清洗,并喷洒石灰水消毒。 二、栽培原料及配制方法 (一)主料选择与质量 麦秸、稻草、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等作物秸秆,应选择新鲜、干燥、无雨淋霉变的为好。麦秸、稻草截成6厘米的小段或整草不截;玉米秸、玉米芯、豆秸用粉碎机粉碎过直径15毫米筛孔。 (二)糟料选择及质量 麦麸、玉米粉、豆饼粉要求不结块、不霉变。石膏、生石灰、复合肥、尿素、硫酸镁、过磷酸钙、鸡粪(提前发酵腐熟)等。 (三)配方 1.玉米芯(粉碎)5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石膏粉1千克、尿素0.1千克、50%多菌灵100克,水适量。 2.稻草粉68%、豆秸粉(或玉米芯粉)30%、过磷酸钙1%、硫铵1%、含水量60~65%。 3.玉米秸粉100千克、麦麸5~10千克、豆饼粉3千克、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硫酸镁0.1千克、石灰5千克、水200~220千克。 4.稻草30千克、麦草70千克、石膏1千克、磷肥1千克、生石灰1.5千克、尿素(或复合肥)0.5千克、水120~140千克。 5.稻草100千克、石膏1千克、磷肥1千克、尿素0.5千克、生石灰1.5千克、水120~140千克。 6.麦秸100千克、石膏1千克、磷肥1千克、尿素0.5千克、石灰2.5千克、水120~140千克。 7.棉籽壳89%、麸皮10%、石灰1%一2%。  (四)配制 1.时间 玉米、平菇间作套种可在玉米播种前配制,播种完平菇后再播种玉米,前期注意遮荫;玉米、平菇套种可在玉米长到50~60厘米高时,作畦配料播种但出菇期短。在室内、塑料棚内栽培宜在秋末、初冬、早春进行,播种前进行培养料的配制。 2.场地 配制培养料最好在栽培场地附近的水泥地面上进行,同时,场地周围要注意清洁卫生。 3.操作方法 按配方的配比,先将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中,磷肥研细后同其它辅料撒在粉碎成糠的干料上,用上述水溶液将料搅拌均匀,拌好的料进行堆积发酵。将料堆积成堆底宽100厘米、高80厘米左右,长度视投料量而定,料少可建圆堆。最后用直径约10厘米木棍向料堆每间隔1米扎一个通气孔,以利通气。堆建好后,料边可放磷化铝以防虫井覆盖塑料薄膜,料内插温度计,如气温高时,第二天料温可升至55℃,升温时间持续两天后翻堆,把边料往中间堆,中间料往两边翻,以使培养料发热一致。在发酵期间,堆料中、上部料温可达60~70℃,堆底料温30~40℃,堆积发酵时间以4天为宜,中间要翻2~3次料。见到料内有大量的灰白色的放线菌,不酸臭,即可铺料播种。 切段的或整麦秸、稻草使用前要放在日光下曝晒2~3天,用石硅或碾子压扁,以利吸水,然后浸泡于pH值为12的石灰水中1~3天,捞出沥水3小时,然后再边铺料边把石膏、磷肥撤人堆中,堆成高1米、宽1.5米的长堆,踏实盖膜后发酵。料温升到65时保持12小时,然后翻堆,共翻堆3~4次,每次翻堆时在料表面喷2%的辛硫磷杀虫剂,发酵期5~7天,发酵最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遇有连续阴天和寒冷季节,一定注意发酵温度,要人为控制使料快速升温。  料发好时(质地柔软酥松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将麦麸撒在料堆上,尿素溶于水里泼到料中,再混拌匀,并使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玉米芯的处理:把新鲜无霉粒的玉米芯用机械粉碎至黄豆粒大小般碎料,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捞出后沥水,使含水量达60%~65%不滴水为宜,然后加入其它辅料即可进行接种。 三、接种 (一)接种量 接种量一般为栽培干料的15~20%。 (二)播种方法 1.袋栽  选用45~50×22~25厘米的聚乙烯薄膜筒,扎紧一头即成栽培用塑料袋。取200~250克菌种,掰成蚕豆大小,分成3份,1份均匀撒在袋底,然后边装料边压实,当装至袋的1/3处,取半份菌种,紧贴袋壁放一圈菌种;装到袋的2/3处再靠袋壁撒一圈另半份菌种。装满袋后,将剩下的一份菌种撒在料面,稍压实后扎好袋口。最后用细铁丝或铁钉钉的刺板在菌种处刺孔,以利通气,然后进行菌丝培养。  2.畦栽 以当地气温稳定要15℃左右时进行播种比较适宜。春季2月底至3月上旬,北部宜迟,宜早。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北部宜早,中南部宜迟。  畦栽之前,将畦内进行灌水,待水渗下、不粘脚时,先在畦底撒些石灰粉,即可铺料播种。  畦栽时,先将菌种掏出放在消毒后的盆里,掰成蚕豆大小的块,不要搓碎,畦底铺一层5厘米厚的料,料上撒一层菌种,菌种以表面播种为主,隔15~20厘米用手将菌种压人料内辅以穴播:用种量占总量的1/3。再铺第二层料,厚度6厘米左右,照前方法撒第二层菌种,用种量占总量的1/4。铺第三层料,厚度5厘米,把剩下的菌种全部撒在料面,要求菌种薄而均匀,以盖满表面为宜,然后用木板将料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接触。经压拍后培养料的厚度一般为10~12厘米。畦做完后,上面覆盖塑料地膜,膜要紧贴料面,四周用土将地膜边缘压实。最后选择一中间畦块,插入一温度计,以便观察料内温度变化。畦面用竹竿,木棍做好支架。秋季,在支架上覆盖塑料膜以防风雨;春季,薄膜上再覆盖草苫,以保温保温。低温时,还可掀动草苫靠阳光增温,提高料温以保证菌丝生产发育。 3.整草苗墙栽培 将要做苗墙的地方清理干净、整平,撒石灰粉后铺地膜。(准备2块宽1.2-1.5米,长度不短于2米的木板和2块小木板)将长木板卧立固定在地膜两侧,两木板相对,各与地面成70°~80°底角,下底宽上口窄(上口30~50厘米)。两头用短木板挡紧固定好,总体内空,表似棱台。将棱台内平铺的地膜上撒些菌种后,将发酵好的长草平铺其上。每铺一层草,撒一层菌种,四周多撒些菌种,中间少撒些。每铺一层草穿胶鞋踩实,菌种层与层间距15~20厘米,菌种占干草重的15%,最后在最上边多撒些菌种封面。总体要求:两侧坡度基本一致,顶部平整,草踩紧实,拆木板后草质不松散,菌墙高度1~1.2米。将制好的世界各地墙用地膜覆盖严密就可发菌。菌墙也覆土,具体做法是:将非耕作层干土拌杀虫剂和0.2%的多菌灵或2%的多菌灵或2%的生石灰,加水拌成稀泥,将稀泥抹在菌墙的两侧、顶部及两端,不留空隙,稀泥厚度不超过2厘米,墙顶部用泥做成10厘米高的水槽,外再盖地膜。 4.补种 畦栽常因覆膜过严,料的发酵热散发不出去而造成料中心温度过高而将菌种烧死。遇到这种情况可掀膜散热重新穴播补种,穴间距15~20厘米,穴内播人如桃般大小的一块苗,再覆膜发菌。 四、生产管理 (一)发首期管理 1.袋栽管理 在室内或棚内发菌,如果是8~10月的高温季节,应注意栽培袋单层平放,袋之间留5~10厘米的空隙,严防料温升高,塑料要经常掀动通风,打开门窗,不要湿度过大。20~25℃可两层排放;15-20℃可4层排放;10~15℃4层排放后再加盖塑料薄膜;10℃以下可排放10~15层后再加盖塑料薄膜。棚内或室内栽培袋数量大、培养料又未经灭菌处理时,温度不得超过25℃。一旦气温过高,应及时打开门窗,掀开薄膜通风散热。当料温高于30℃时就要调整上、下栽培袋的位置,做好翻堆降温工作。同时每一袋原来朝上的一面换到下面,从而使每袋的水分比较均匀。发苗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如果空气相对湿度降到45%以下,要在地面上喷5%的石灰水以增加湿度。另外,发菌期间最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菌开始时,为防止杂苗污染,可向地面、袋面撒比例为3:1的石灰与多菌灵混合剂,也可擞石灰。经过25~35天菌丝长满袋时,发苗阶段完成。 露天发菌的场地最好选择林荫树下。把装好的栽培袋在地上排成行,行距60~80厘米,长度不限,当气温10~15℃时,可3~4个栽培袋并排成一行,叠袋高度1米左右;20℃左右时,可将栽培袋排成单行,叠袋0.5米左右;当气温25℃左右时,栽培袋单行单层排放。排好后上面覆盖草苫遮光、保温。多层排放时,应随时注意料温的变化,上、下、内、外调换位置进行翻堆。发茵管理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所灵活掌握。 发菌整个过程都要仔细观察杂菌发生情况。绿霉、曲霉等杂菌对平菇苗丝威胁最大,若污染面积大,只能将栽培袋深埋或烧掉;局部污染,可用5%石灰水、5%甲醛或3%氢氧化钠水溶液注射。还可以将污染面的塑料膜割开,撤上石灰粉另放培养。如果栽培袋内科温持续高温,料色暗褐,要及时翻袋降温,若温度降不下来,则喷冷水降温。培养时间不长料色就变黄,料发粘,有酸臭味,平菇菌丝不能生长,是受了细菌污染,应将料倒出来,加石灰调整酸碱度,重新加大接种量装袋接种。 2.畦栽发苗管理 (1)发苗阶段主要是控制温度。温度要求在20℃左右,最高不超过30℃。春季播种,要加强保温,阳畦支架上先覆盖薄膜,然后再盖草苫,可以白天掀掉草苫让阳光照射增温,夜间把草苫盖严保温。秋季播种时,前期由于早秋季节温度高,支架不用覆盖薄膜,只盖草苫遮光降温即可,后期温度下降后再覆盖薄膜。秋季播种后的2~7天,料内温度升高可在覆盖膜上喷冷水降温,然后排掉。 (2)菌丝生长阶段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抖落冷凝水,掀膜通风,前期可每隔3~4天掀动一次。随着菌丝生长量增加,呼吸强度加大,每天早晚各掀动薄膜一次。  (3)培养料的水分管理。如果气候、土壤过于干燥,应掀膜或往料面喷水。为防止污染,可喷pH值为7.5~8.0的石灰水上清液。如果后期培养料过干,可在料面扎洞,一次性灌水,浇完后将薄膜盖严保温保湿。 (4)杂菌的防治。如果发现料面有黑、绿、黄、橙等杂色,可用石灰粉圈撤有污染的地方。如果霉菌污染较严重,可配合空间喷洒氨水,同时也要加大通风,使料面稍干燥。另外还可以用稀释500倍的多苗灵或霉菌灵喷洒料面,有污染处多喷洒些。喷后掀开薄膜晾1~2天,但上方要支盖用0.1%的高锰酸钾处理过的薄膜保温保温,使菌丝恢复生长。如果发现菌丝生长萎缩,培养料手摸有黏、滑的感觉,多为细菌酵母菌污染,应采取降温措施。根据料的含水情况,可在四周撒石灰,以调节环境的pH值,同时掀动薄膜以增加通风。 3.整草菌墙发菌管理 播种后以保温为主,播后的2周内要控制堆温在30℃以下,一般不揭膜。播后第3周掀膜通风一次,从一角掀动薄膜抖动几下,使多余的CO2气体排出之后盖好薄膜。 (二)出菇期管理 1.阳畦出菇阶段的管理 (1)揭膜:每天将料面上的薄膜掀掉,让基料内菌丝充分吸收氧气,接受外界的刺激。过几个小时后在料面上喷水至湿润,再将薄膜轻轻盖上。阳畦上面用支架支起,盖上草苫,降低温度,增加通气量和光照,刺激原基的形成。当观察到米粒状的一堆堆颗粒,即为子实体原基,这时可将料面上的薄膜掀掉,支架上覆盖薄膜、草苫。 (2)湿度管理:首先在阳畦空间喷雾,使其相对湿度提高到90%一95%,并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否达到65%~70%,若料内水分不足,结合对料面搔菌(即用小铁丝耙将料面划出一道浅沟痕)对阳畦灌水,使水漫过料面,待水沏下后,过1~2天,料面便可见到大量原基出现。每天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对阳畦空间喷雾,晴天多喷几次,阴天少喷或不喷。喷水要掌握少喷、勤喷的原则,一般每天喷3~4次,勿使料面积水。湿度过大时,要掀膜通风降低湿度。 (3)温度管理:春播出菇期温度逐渐升高,而出菇的温度要求相对要低些。遇高温时,可向草苫喷水降温。晚上可将薄膜掀掉,越夏管理时,在畦壁撤少许生石灰粉,畦面用800倍敌敌畏喷洒一遭,以防止杂苗污染及虫害发生。用含水量60%左右的土覆盖料面15~20厘米呈龟背状,防止太阳曝晒和水分散失。架上薄膜晴天可掀掉,加盏草苫。高温时草苫上可喷水降温,雨天盖上薄膜遮雨并检查畦面变化,如有下陷应及时填土复原。越夏后阳畦在8月下旬或9月下旬,将畦面覆土清除掉,注意前期降温和后期保温。如秋季播种较晚,采收不完可进入越冬管理。可首先将畦面菇根清除干净,使料面稍风干,四周撒点石灰粉。然后用干燥无霉的玉米秸、高梁秸、麦秸、稻草或杂草落叶等覆盖料面,厚度40~50厘米。另一种方法是覆土越冬,覆土前将料面清理干净,稍风干后的料面铺6厘米厚的树叶或麦秸,然后再填人30厘米厚的干土,待第二年3月下旬气温升高时,可除去覆盖的土和麦秸、树叶等,再进行出菇管理。 (4)通风及光照:阳畦栽培通风和光照都能满足平菇生长发育的需要,但要注意结合其它因素进行协调管理。 2.袋栽出菇期的管理 当袋口刚有菇蕾出现时,解掉袋口的扎绳,将袋两端袋口的塑料膜卷起,露出料面,棵袋成菌墙,将袋平卧在地面,排成一排成底层,底层上再排放第二层、第三层,逐步撮高,最高不得超过1.5米。操袋时,每间隔2米筑一砖垛,以增加菌墙的稳定性。菌墙的长度,根据室、棚的大小灵活掌握。菌墙间距及四周留有60厘米的距离。菌袋探好后,向地面、墙壁、空间喷雾,使环境的相对温度提高到85%~90%。温度可根据所选用品种的温型需要控制,假若温度过低,夜间可覆盖加厚草苫,或用火炉升温,白天掀起草苫让阳光射人提高棚内温度。如果气温过高,白天在塑料棚上盖草苫,往草苫上喷水降温,把门窗、通风口关闭,以防热空气进入,晚上再打开。原基阶段不要直接往袋口喷水,以免原基萎缩死亡,随着苗盖的形成及长大,可逐步向菇体上喷水,喷水时要结合通风,防止湿度过大而烂菇,每天喷水次数依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切忌喷开门水。冬季通风最好在中午气温高时进行,而热天则早晚进行。菇房若光线较暗可辅灯光照明。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防止袋内水分、养分过多消耗。采菇后,清理袋口表面的老菌皮及菇根,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袋内菌丝恢复生长。几天后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袋口原基形成,再进行出菇管理。一般菌袋出两茬菇后,要对菌袋进行补水。方法是在棚内将菌袋放倒在地上直接往里灌水浸泡,一般1~2天水渗下去后再把菌袋摞成菌墙出菇。这时管理上要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加大温差刺激,注意通风,几天后下茬菇便会出现。 3.整草茵墙出菇管理 当菌墙料面上有黄色水珠出现时,要加大温差刺激,早、晚、夜间不关门窗,掀棚膜通风,白天增加散射光照进行催蕾。当原基长度l厘米、菌盖达1厘米,每天向空中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一95%。其它管理如前常规管理。第三节采收及加工 (一)采收时期 当菌盖充分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孢子未弹射之前,就可及时采收。其等级标准为: 一级品:鲜嫩,自然色泽,菌盖直径2.5~5厘米,菌柄长1.5~2厘米。 二级品:鲜嫩,自然色泽,苗盖直径5~日厘米,苗柄长2厘米。 统级品:菌盖直径1.5~10厘米,菌柄长短不限。 (二)采收方法 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旋转扭下;也可用刀子在子实体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不要留茬过高。采收时,不论大小,一次采完。采完后,把残留在培养料面上的菌根、死菇、干菇全部用刀清理掉,然后重喷水一次,井盖好塑料薄膜。  (三)保藏 (1)冷冻贮藏:选成熟度较低,无机械损伤的鲜菇,在沸水或蒸汽中处理4~8分钟;然后迅速冷却,滤去水分,以塑料袋包装、速冻,放人冷库中贮藏。 (2)薄膜袋贮藏:用0.025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做成0.5公斤的贮藏袋,在室温较低条件下保存5~6天,放冰箱中贮藏11~12天。 二、加工  (一)干制 (1)晒干:采前控制喷水,采后将菌褶向上单层放在竹筛上,经2个晴天就可晒干。 (2)烘干:可用焙笼、烘干房、烘干机烘干。烘前按菇体大小、厚薄分开、菇柄朝下,菇盏大的可切开,分别摊排于烘筛上。先将烘房(机)加热至40℃左右,待内部的湿气排出后再移人烘干。大菇放在下层,小菇放在上层,温度保持35℃左右,继续烘1~2小时即可。 (二)腌制 先配好16%~18%盐水溶液,然后把菇脚切除,拣尽培养料等沾附物,用清水洗净,随即浸入盐水中。食用时,捞起用清水漂洗即可。 (三)罐制 (1)清洗:将无病虫、杂质新鲜菇用水洗净。 (2)杀青:将洗净的平菇置于含1%的柠檬酸、2%的食盐沸水中煮5~10分钟后捞起。 (3)漂洗:将杀青后的子菇置清水中冷却、漂洗。 (4)装瓶:把漂洗后的平菇装于增头瓶中,每瓶净重350克,并加入4%盐卤至瓶满,然后封口。 (5)灭菌:在15磅的压力下灭菌15~20分钟。 (6)验质:在25~28℃条件下保温5昼夜,检验是否变质出合格品。 (四)糖醋保鲜 把鲜平菇1公斤洗净晾干,将配比的料液(水100毫升、米醋200毫升、砂糖300~600克)放人桶内,料液没过平菇,盖好桶盖,密封40天左右即可分装。第四节病虫害防治一、常见病虫害 (一)腐生性病害 木霉苗(绿霉):苗种块上发生绿色茁落,于实体受害处出现微褐色的渍状病魔,随子实体长大,病斑也扩大,上面出现霉层,受害处腐烂。 青霉:培养料面形成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绒毛状小点,很快变成绿色、青色、蓝色等粉末状菌落,表面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于料面。 脉孢霉(链孢霉或红色面包霉):菌落最初为白色、粉粒状,很快变为枯黄色、绒毛状,从室内嗅到某种酒味或酒精香味。 根霉:培养料表面有匍匐生长的菌丝、灰白色、无气生茁丝。后期在匍匐苗丝上出现许多圆形小颗粒,初为灰白色,后为黑色。培养料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粒状霉层。 曲霉:培养料上出现白色绒状菌丝体,很快转为黑色或黄色的颗粒状粉状霉层。 鬼伞:多为灰黑色,分散或成丛生长在料面上薄而脆,有花纹或条纹,生长迅速。 (二)生理性病害 菌丝徒长:菌丝在覆土表面或培养料表面生长过旺粗状菌束网,推迟出菇或出菇极少。 子实体畸形生长:出现形状不规则的子实体,或形成未分化的组织块。如无菌盖或极小、卤柄粗且弯曲、菌盖不规则、畸形菇等。 幼菇萎缩:幼菇及菇丛生瘦弱,子实体颜色变为黄褐色,菇体萎缩枯死。 [三)虫害 菇蚊:成虫体长2~3毫米,褐色或灰褐体。幼虫细长、白色、头黑亮,无足。蛹黄褐色,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 菇蝇:成虫体小,淡褐色至黑色,幼虫白色、无足、蛆状,头狭窄。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 菇蚋(瘿蚊):成虫体微小,长0.9~1.3毫米,淡黄或桔红色。幼虫长3毫米,无足、头尖、桔黄、淡黄或白色,幼虫危害苗丝及子实体。 跳虫(弹尾虫、烟灰虫):体柔软无翅,体长1~2毫米,灰黑色。危害茁丝及子实体。 二、防治方法 (一)腐生性病害防治 1.木霉菌 (1)对菇房、用具及培养料彻底消毒灭菌,保持环境卫生。 (2)发生木霉苗时,加强通风,并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5℃以下,同时用石灰水涂擦患处。若病菌侵入料内,可挖去霉变部分,井喷洒一次微量的石灰清液,并及时补种。 (3)菇房温度应控制在适宜温度的下限,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湿度不能过高。 2.青霉 (1)菌种在生产和接种操作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操作。 (2)培养室、栽培场地保持卫生清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当低些。 (3)对局部污染者,是菌种的要淘汰受污染菌种要及时喷5~10%石灰水或1:800多菌灵药液。 3.脉孢霉 (1)做好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卫生,培养室要干燥,室内外撒些石灰粉进行预防。 (2)加强菇房通风换气,降低温、湿度。 (3)发生污染,先用石灰覆盖污染部位,再用蘸有高锰酸钾液的湿纱布覆盖,最后连同污染料一起挖出,深埋在远离菇室的地方。 4.根霉 防治方法与其它霉菌相同。 5.曲霉 (1)制备培养料和接种时要严格消毒,菇房也要彻底消毒。 (2)加强菇房通风。 (3)污染时,应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区,喷洒石灰粉和石灰水。 6.鬼伞 (1)选新鲜培养料,并高温堆积发酵。 (2)堆料场发现时,要提高料温,并及时翻堆。 (3)培养料表面上发现时,及时清除,并降低培养室温度到18℃以下。 (二)生理性病害防治 菌丝徒长:菌丝长满料面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温度,促进子实体形成。培养料面结成菌块或菌束网状时,用刀划破菌块、菌束网,喷一次重水,加大通风。 子实体畸形生长: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菇房通风、透风;合理使用药物,改用优良菌种等。 幼菇萎缩:配料时,控制含水量;菇房加强通风;原基形成时,注意喷水管理。 (三)虫害防治 搞好周围环境卫生,减少虫源。菇房严格消毒,严防害虫的进入。 菇蝇、菇蚊:如出菇前发生,用1:1000倍的敌敌畏喷雾;如出菇后发生,用1:800~1:1000倍的除虫菊酯喷洒;菇蚊也可用灯光诱杀,灯下放盛有0.1%的敌敌畏水盆,菇蝇用20瓦黑光灯诱杀。 菇蚋:发生虫害时停止喷水,用0.1%敌敌畏喷洒,一周内用药3~4次,如果发生在出菇期,用0.1%鱼藤精喷杀,切勿喷施剧毒农药。 跳虫:出菇前发生,用1:500倍适度适度畏喷洒或用1:100倍加少量蜜糖诱杀;出菇后发生,喷洒0.1%鱼藤精或1:15~1:200倍的除虫菊酯药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5-15 04:53 , Processed in 2.22154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