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936|回复: 0

猴头菇塑料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8-8 2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阿克苏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南部,生活水平较低,信息不畅,多年以来一直无人尝试种植过猴头菇。笔者于2004年底从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猴头菇菌株,完成了由小面积温湿度适应性试验、栽培试验、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研究试验到示范推广,历时近4年。试验证明:依据本地菇农一家一户式的塑料大棚种植食用菌的现有便利条件及已经积累的栽培经验,在本地用塑料大棚栽培猴头菇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又可帮助菇农致富,开发前景可观。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建造
  要求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洁净的地方建棚。大棚规格:应根据栽培规模大小确定,一般为330~500平方米左右。方向为坐北朝南,北墙高,南墙低,跨度过大时在南北墙之间可砌隔墙,墙在本地一般采用干打垒的土墙(保温性能好,且成本低),或砖结构,南墙设有窗户若干以便通风。棚内地面下挖30~50cm,棚顶面采用无滴膜覆盖保温。有条件的菇农也可直接利用冬暖蔬菜大棚进行猴头菇栽培。
  2  栽培季节
  根据猴头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应用塑料大棚栽培,在本地可以在春季和秋季利用自然温度栽培,一般春季应于3月接种,4~5月出菇最好,6月初出菇结束。秋季一般应于8月接种,约经一个月左右的培养,至9~10月出菇最好,11月初出菇结束。
  3  栽培袋的制备
  3.1  培养料配制
  根据本地栽培原料资源状况,提供以下一些常用配方,以供参考选择。配方①:棉子壳87%,麸皮10%,蔗糖1%,石膏1%,木屑1%。配方②:棉子壳90%,麸皮8%,石膏1%,过磷酸钙1%。配方③:棉子壳58%,木屑30%,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配方④:木屑60%,棉子壳20%,玉米粉8%,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配方⑤: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配方⑥:棉子壳90%,米糠8%,蔗糖1%,石膏粉1%。配方⑦:棉子壳78%,玉米粉10%,麸皮10%,蔗糖1%,石膏粉1%。配方⑧:木屑40%,棉子壳40%,麸皮18%,蔗糖1%,石膏1%。配方⑨:棉子壳65%,木屑20%,麸皮14%,石膏1%。
  将上述各配方原料拌匀,为提高产品质量,拌料时在允许范围可尽量多加水,料水比1∶1.5~1.6较好,这样头潮菇朵大球重,色白味佳,商品质量好。
  3.2  装袋
  采用15cm×32cm~34cm×0.04cm的聚乙(丙)烯塑料袋,料要适度压紧,要求外紧内松,料面压紧压平,以防基质失水影响正常出菇。此外料要装满,少留空间,以免菇柄过长,多耗营养。最后加套环并用塑料纸封口。
  4  灭菌
  灭菌彻底是保证制袋成品率的关键。我地菇农一般采用的是常压灭菌。即将培养料袋分层置放在灭菌灶(锅)内,加热至100℃,持续保持10h,停火后再焖5~6h,然后将袋取出冷却接种。试验证明:为防止袋面破洞,灭菌后将料袋趁热浸沾pH值为13的浓石灰水,可明显提高菌袋成品率。
  5  接种与培养
  5.1  接种
  当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移人接种箱接种,接种箱内放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h后再接种。
  5.2  菌丝培养
  ①培养室:应经常消毒,使其清洁、干燥、通风、遮光。
  ②培养方法:料袋呈墙式排放,每行叠放6层,底面铺一层砖,行间距50~60cm,以便于管理。
  ③培养管理: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发菌室温度要求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65%~70%;用草帘、遮阳网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7℃;适时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接种后一周内结合翻堆检查1次,及时查出杂菌污染的菌袋并进行灭杂处理。
  ④培养时间:约经30d左右,菌丝接近发满时,倒袋检查,清除有较重杂菌污染的菌袋,将生长健壮的菌袋搬进大棚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6  出菇管理
  菇期管理的关键是控温、通风、保湿。将发满菌的菌袋两端套环解开,以改善菌袋内部通气条件。将棚内湿度提高到85%~90%,保持棚内温度在12~20℃(出菇期最佳温度为16~20℃)。采用地面洒水,空间喷雾,出菇后切不可向袋口和幼蕾喷水,否则水渗入袋中会造成幼菇萎缩,进而变质腐烂。喷水要少喷勤喷,随菇体生长加快,水量增加;保证有散射光,诱导原基形成;猴头菇子实体对二氧化碳极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会刺激菇柄不断分化,形成菜花状、珊瑚状子实体,降低适口性。因此,必须加强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min。亦可常开窗扇,确保空气清新。但门窗须挂草帘,防止风直吹菇体,以防变色萎缩。
  7  采收与再生菇管理
  7.1  适期采收
  一般经7~10d即开始现蕾,再经10~15d猴头菇子实体菌刺长约0.5~1cm以内时、未弹射孢子前为采收适期。采摘方法:用割刀从子实体边缘插入料面,沿料面切割,除去杂质后,按规格分类。
  7.2  巧管再生菇
  采收后除去料面杂质停水养菌2~3d,揭膜通风12h,让采收后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再把温度调整到23~25℃,使菌丝体积累养分。待幼蕾形成时,把温度再降至16~20℃,空气湿度提高到90%左右,子实体即健康生长。如果秋季栽培晚了,或遇上严冬季节,如大棚保温效果差,可暂停出菇管理,至2月下旬气温回升后再行管理。一般可收2~ 3潮菇,第1、第2潮菇产量高、品位高。整个生产周期正常气温条件下60~70d结束,一般生物学效率可达90%~100%。
  作 者: 李华 刘新萍 热汗古丽 邓永红   作者单位: 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843000  转自: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北京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5-7 08:22 , Processed in 1.58746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