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924|回复: 0

低海拔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要点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4-4-28 20: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海拔153m)从2000年开始有菇农尝试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即地栽香菇),以后栽培量逐渐增加。2012年缙云县舒洪镇菇农中60%在冬菇栽培季节之余,利用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地栽香菇,菌棒总数达188万段,该年全镇冬菇菌棒总数383万段,地菇和冬菇数目比约1:2。一年中冬、夏(地)菇套种,既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又增加菇农经济效益。2012年,由于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原因,冬菇(2011年冬至2012年春)价格低下。据调查,平均每段总收入不到2元,为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低价,而地菇平均每段总收入2.9元。
  地栽香菇效益超过冬菇,大大增加了广大菇农栽培的积极性,据统计2013年栽培量呈上升趋势。地栽香菇,比之冬菇栽培具有极为不同特点。地栽香菇以排筒覆土方式,可降温保湿,有效调节高温季节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环境,增强菌丝体活力,创造出菇条件。地栽香菇可省去菇筒搭架和注、喷水等工艺,减少劳动强度,大大节省劳动力。
  地栽香菇菇形圆正,盖厚、柄短,含水量低,延长香菇开伞时间,标准菇比例达80%~90%,且香气浓郁,易保鲜,管理方便,并便于储藏运输,调节夏季蔬菜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
  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反季节地栽香菇推广多年,其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现根据该地多年的栽培实践,将海拔300m以下冬、地菇套种情况下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择高温型优良品种
  选择高温型菌株,浙江省缙云县主要采用“9319”、“678”等菌株,这两品种出菇温度15~30°C,子实体中叶型、菇型圆正,出口鲜菇多,产量高。
  2 选择合理配方和优质原材料
  主要配方:杂木屑77%,麸皮20%,石膏2%,糖1%。地栽菇配方中对木屑的质量要求高,选用木质坚硬的树种,可少量添加刨花(不要多于三分之一,不然易发生烂筒)。栽培材料不能有霉变,拌料时,可添加营养剂,如丰菇素、食用菌增产王、菇耳丰优素等,提高菌丝体、子实体的再生力,增加出菇潮次,增强耐高温能力,使得发菌快、转色好、烂筒少、成品率高。在低海拔地区地栽香菇中应用效果更佳。
  3 把握栽培季节
  在浙南地区,海拔300m以下制作菌棒一般宜在1~3月,海拔再高制棒时间适当往后调节。制棒时间不能过早,否则菌棒发菌已成熟而气候还不宜出田,培养期过长引起转色过老,黄水淤积多,易生绿霉,引起烂筒;制棒时间不能过迟,否则菌丝培养期遇高温容易烧菌。采用15cm×55cm筒袋,培养料含水量55%~60%,拌匀半小时后再装袋,6h内完成。在浙江缙云县普遍采用土制大型蒸汽灶灭菌,每灶可装6000~7000段袋料,生产效率高。
  4 科学搭建菇棚
  菇棚搭建场地应选在水源充足、水温凉、通风良好的田块,土壤以偏砂性为好。为有效降低反季节地栽菇棚内气温,菇棚采用荫棚套大棚,即荫棚内搭建拱式塑料薄膜大棚,荫棚可盖柴草,也可盖遮阳网(二至三层),荫棚内的大棚盖两层膜:先盖黑膜(用以降低棚内光线明暗度,两侧可以悬空,一般膜宽2m左右),再盖上塑料薄膜(两侧悬到地)。荫棚套大棚,为地栽香菇创造一个光照少、阴凉潮湿、通气性好的生长环境。
  5 培养健壮菌丝
  荫棚套大棚,也为大棚做培养室创造了条件。在浙江缙云等地,普遍采用开放式接种,即在菇棚(大棚)中接种,接种后即就地在大棚中发菌(可省去搬移等工作量)。大棚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好、光线暗。2~3月气温较低,菌袋要紧密排放,按每层四袋、高八层的“井”字形堆叠。为使菌丝尽快定植,在培养过程中用破布、薄膜、旧麻袋等物覆盖,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保温培养。接种半月左右,接种穴菌丝发到6~8cm时,菌丝的新陈代谢加快,需氧量增加,应及时进行翻堆通气,可用细针在菌丝内沿1cm处刺孔4~6个。当菌丝长至10cm时,在菌丝内沿第二次刺孔,在菌丝长满袋后进行全面刺孔,加快菌丝成熟。刺孔后温度上升,若温度过高,采用三角形堆叠法,降低堆的高度,加大通风量,缩小昼夜温差。
  6 严格整理田块,做好出田排场管理
  6.1 清理翻耕,严格消毒 使用老菇棚的菇农要提前清理翻耕灌水,平泥面,并撒施生石灰50~100kg/667m2,杀菌及促进土壤通气。待排场前半个月重新做畦,畦面做成龟背形,畦面铺一层中粗砂,用500倍液菌毒清杀菌,500倍液辛硫磷杀虫。覆膜密闭熏蒸2d,再按25kg/667m2石灰撒施畦面。
  6.2 适时出田炼筒 冬、夏菇套种,待冬菇生产结束后夏菇菌棒才能出田。海拔300m以下栽培地菇,菌棒出田后,覆土前及覆土后都不让菌棒出菇。覆土前出菇,引起养分大量消耗,且气温高菌丝不容易恢复(采菇留下的凹陷处不易平复),易引起烂筒。覆土后也因气候已进入高温天气宜进行养菌,需到9月气温下降,重新催蕾出菇。出田时温度宜在30~35℃,温度在30℃以下或雨天不出田,否则容易引起出菇。因此浙江省缙云县等地夏菇菌棒一般在6月中、下旬出田排放练筒,出田时菌筒成熟度80%以上,排田密度8000~8500棒/667m2。另外出田时,搬动要轻,否则也容易引起出菇。脱袋后菌棒互相紧靠排放,靠地侧转色较快,数天后上下侧互换。如转色程度差,可用0.3%石灰水喷施促转色。脱袋后畦沟灌上水。同时往畦面喷雾状水,每天2~4次,保持菌棒表面湿润,促进菌棒生成棕红色菌膜,继而转变成棕褐色菌皮,即可进行覆土。
  6.3 覆土 覆土时菌棒接种口朝上。选用沙壤土、焦泥灰或配合土等覆土材料,含沙量50%左右为宜。经暴晒过筛,加3%石灰或菌毒清500倍液喷洒拌匀后进行覆土,用软扫把来回扫几遍,随后往畦面淋水,洗净表面浮土,并让泥土填满菌筒之间的缝隙。出田时有的品种易受温差刺激形成原基,育成菇蕾,则待这潮菇出完后(同时也已形成菌皮),挖去菇柄残留,再进行覆土。
  7 抓好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分二阶段:6~8月养菌(基本不出菇);9月气温下降开始恢复出菇,直至11月结束。
  7.1 前期养菌 6~8月高温期间应以养菌为主,避免重拍打催菇,否则损伤菌丝,易引起烂筒。此阶段主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掌握好棚内湿度和菌筒含水量,促进子实体发生。温湿度控制措施主要有:①加厚荫棚顶遮阳物,达八至九阴,通过调疏围帘下部来增加通风,内部大棚掀上塑料薄膜下部通风。②高温时可每天向棚顶及四周喷水,降低温度。③在畦沟内灌连续跑马水(白天灌夜间排),来降低温度和调节棚内湿度。④在闷热干燥天气,白天菇床不能遮薄膜,坚持少量多次的喷雾水原则。
  7.2 恢复出菇 9月气温下降,重新催蕾出菇。先排干沟内水,停止喷水,让菌筒干燥1~2周,再往沟内灌水浸到菌筒1~2cm,维持水位12~24h,然后降低水位,轻轻拍打菌筒表面2~3次,并拉大温差、湿差:白天将薄膜盖至菌架腰间,夜间则揭掉薄膜,结合喷冷水,可将昼夜温差拉大10°C以上。经连续3~5d温湿差刺激,形成原基,并发育成菌蕾。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放干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湿度,让菌丝恢复生长。待采菇凹陷处菌丝恢复长白,灌回沟水,并浇水加强刺激,促进下一潮菇生长。
  8 重视烂筒防治
  菌棒烂筒的发生和蔓延,是影响地栽香菇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必须十分注意烂筒防治。
  8.1 烂筒的主要原因 ①杂木屑未干,掺入刨花偏多,袋料差,造成菌丝生命力弱,容易感染病菌。②发菌管理不好。培养室条件差,通风不良,转色差,黄水淤积多,出田后易发生绿霉,导致烂筒。③排场前田块清理不净,消毒不严,畦面不平整排水不畅,易使菌筒发生和感染病菌。④出田时机不对(温度偏低),引起覆土前大量出菇,菌丝损伤不能恢复,引起烂筒。⑤田间管理不善。畦沟内长期灌水,浇水过多,造成菌筒积水;脱袋后转色不匀,部分菌筒干燥,菌丝收缩;覆土方法不当,通气不良;棚内湿度过高;覆土时未用石灰等进行消毒处理等等,易导致烂筒增多。⑥人工机械刺激过重过频,造成菌丝损伤,杂菌感染。
  8.2 预防烂筒措施 总的要求即是,合理配方,适宜季节,严格消毒,科学管理。菌筒出现绿霉等杂菌时,可用一定压力的水柱冲去表面斑点后,再用杀菌剂喷射,让菌筒表面略干后进行常规管理。出菇场地保持通风透气,以利采菇后的伤口及时愈合,以免杂菌由伤口侵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5-3 15:12 , Processed in 1.48989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