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640|回复: 0

食用菌菌种污染原因与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2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3-26 15: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纯度高、生命力强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菌种场的经济效益高低和信誉好坏,而且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菌种的生产量不断扩大,由于菌种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成倍地增加,这已成为食用菌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菌种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客观地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降低制种成本,提高菌种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菌种污染原因分析
      1、菌种本身不纯
      无论是母种、原种还是栽培种,都要使用纯种接种培养。如果用于繁殖扩大的菌种本身不纯,那么制备的新菌种也必然受到污染。污染常常表现在接种菌块之中或周围,呈小批量的规模,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发现,危害将进一步加大。
      2、工艺不合理,设备过于简陋
      菌种制备都采用熟料生产,生产过程都要经过常压或高压灭菌,使培养基达到无菌后再接种进行纯培养。在农村个体户生产菌种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备是分散的,不能形成一个流水作业线,有的生活区和生产区混在一起,灭菌、冷却和接种环境均达不到基本的无菌要求,造成无菌培养基重新污染,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粗放的工艺和简陋的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必然造成重大污染损失。
      3、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无论采用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如果同一批灭菌的培养基中全部或大部分污染,且杂菌种类多,在培养基各部位都出现杂菌,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灭菌不彻底造成的。
      4、操作不规范
      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菌种污染,杂菌不仅在接种块周围,还常出现在其他料面的表面,呈花花点点状,不一定集中一处,且无规律。这些操作技术包括灭菌操作、灭菌后无菌处理、接种过程无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条件控制等。
      5、培养环境造成污染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11 18:34 , Processed in 0.50927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