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菌的液体发酵,即深层发酵培养,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Humfeld(1947)首先提出用发酵法来培养菌丝体,接着Block(1953)用废柑汁深层培养生产蘑菇(Agaricus Szuecs),Szueces(1958)应用发酵罐生产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菌丝球等。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大规模采用深层发酵生产灵芝的菌丝体。 灵芝的深层发酵,就是将菌丝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在纯种条件下,强制通入无菌空气到密封发酵罐中生产(搅拌)培养的方式,使灵芝菌丝生长、繁殖。发酵稀罕物包括菌丝体和发酵液,可通过提取或浓缩喷雾工艺,提供作为原料药或保健品用。灵芝的活性成分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栽培灵芝子实体和 灵芝孢子(粉)中获得;二是从灵芝菌丝体发酵获得。由于深层液体菌丝生长条件、活性成分提取与分离容易控制,因此,深层发酵是获得灵芝活性成分的一条可靠途径。灵芝的深层发酵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大、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一种工业化生产灵芝的方法。 一、深层发酵的灵芝菌丝形态 灵芝的菌丝体在深层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很快,首先出现的是在深层培养中的丝状物,即菌丝。 而无数细的菌丝组成的集合物则成为菌丝体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单根的灵芝菌丝,菌丝细长,纵横交错。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称为二级菌丝(双核菌丝),它比灵芝孢子萌发形成的一级菌丝(单核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 灵芝菌丝体 外观上呈白色绒毛状,表面有一层白色结晶物。组成灵芝菌丝体的菌丝依其来源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1.初级菌丝:或称一次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后直接发育的菌丝,在每一个细胞内只有一个细胞核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20%,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