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2096|回复: 0

中国食用菌为什么会走向工厂化之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4-6 2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现代农业不同于我国传统农业,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人为控制或培育生态环境,采用机械化生产,从而实现“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是把食用菌栽培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食用菌的生产条件,人工调控光、温、水、气,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像生产工业产品那样在大楼里生产食用菌,实现食用菌栽培的高产稳产高质量和周年生产、规模生产。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是采用工业化技术手段,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实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食用菌生产摆脱自然束缚,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最好途径。
  食用菌工厂生产有集约化的特点:主要是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市场集约。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品质好、产量高,对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十分有利,容易形成规模效益。逐步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中国食用菌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食用菌产业工厂化是做大做强食用菌行业的前提。20世纪初,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是农民家庭式的小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利润少。农民种菇一般不将用工计入成本,他们种菇所谓“赚钱”,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收回自己应得的工钱而已。与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显然我国菇类生产的工业化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商品质量及经济效益要低几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周年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几年,工厂化生产企业在我国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发达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如农残控制),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小农粗放式生产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相关专家指出,过去“我国食用菌生产量的迅速增加是靠扩大生产地区与栽培单位来实现的”。现在“我国食用菌生产必须尽快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换,核心是适度扩大一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的生产规模”。食用菌工厂化,是如今我国食用菌产业变大变强的最大前提。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环境悄然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条件渐次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市场有空间。产量大幅增加。以平菇为例,大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产销两旺。双孢菇、金针菇近年来也一直呈稳步增加的趋势,尤其反季节产品大量增加。干品盐渍品需求旺盛。干鲜皆宜的黑木耳、银耳、猴头菇等传统品种,呈快速增长的价格趋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9 23:29 , Processed in 0.663587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