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2063|回复: 0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大球盖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2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4-1 18: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科教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编
          一、 概述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
        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
        菌之一。
          1922年美国人首先发现并报道了大球盖菇。1930年在德国、日本等地也
        发现了野生的大球盖菇。1969年在当时的东德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70年代
        发展到波兰、匈牙利、前苏联等地区,逐渐成为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
        用蕈菌。198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曾派员赴波兰考察,引进
        菌种,并试栽成功,但未推广。近年来,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立题研究,
        在桔园、田间栽培大球盖菇获得良好效益,并逐步向省内外推广,目前河北
        省已有种植,北京市也有试验栽培者。
          几年来的引种推广情况表明,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
        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
        成功。其次,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
        秸、亚麻秆等)。在我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
        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三,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
        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在闽粤等省区可以自然越冬。由于
        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其四,大球盖菇由
        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
        大消费者所接受。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中等至较大,单个菇团可达数公斤重。菌盖
        近半球形,后扁平,直径5~45厘米。菌盖肉质,湿润时表面稍有粘性。幼
        嫩子实体初为白色,常有乳头状的小突起,随着子实体逐渐长大,菌盖渐变
        成红褐色至葡萄酒红褐色或暗褐色,老熟后褪为褐色至灰褐色。有的菌盖上
        有纤维状鳞片,随着子实体的生长成熟而逐渐消失。菌盖边缘内卷,常附有菌
        幕残片。菌肉肥厚,色白。菌褶直生,排列密集,初为污白色,后变成灰白
        色,随菌盖平展,逐渐变成褐色或紫黑色。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
        柄长5~20厘米,柄粗0.5~4厘米,菌环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
        色细条纹。菌柄早期中实有髓,成熟后逐渐中空。菌环膜质,较厚或双层,
        位于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面有粗糙条纹,深裂成若干片段,裂片
        先端略向上卷,易脱落,在老熟的子实体上常消失。孢子印紫褐色,孢子光
        滑,棕褐色,椭圆形,有麻点。顶端有明显的芽孔,厚壁,褶缘囊状体棍棒
        状,顶端有一个小突起。
          2.生态习性
          大球盖菇从春至秋生于林中、林缘的草地上或路旁、园地、垃圾场、木
        屑堆或牧场的牛马粪堆上。人工栽培在福建省除了7~9月未见出菇外,其他
        月份均可长菇,但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长快。野
        生大球盖菇在青藏高原上生长于阔叶林下的落叶层上,在攀西地区生于针阔
        混交林中。
          3.分布
          大球盖菇在自然界中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亚洲等地。在欧洲国家,如
        波兰、德国、荷兰、捷克等均有栽培。我国野生大球盖菇分布于云南,四川、
        西藏、吉林等地。
          4.生活条件和栽培参数
          (1)水分水分是大球盖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不可缺少的因子。基质中含水
        量的高低与菌丝的生长及长菇量有直接的关系,菌丝在基质含水量65%~80%
        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最适含水量为70%~75%。培养料中含水量过高,菌丝
        生长不良,表现稀、细弱,甚至还会使原来生长的菌丝萎缩。在南方实际栽
        培中,常可发现由于菌床被雨淋后,基质中含水量过高而严重影响发菌,虽
        然出菇,但产量不高。子实体发生阶段一般要求环境相对湿度在85%以上,
        以95%左右为宜。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必须提高空间的相
        对湿度,方可刺激出菇,否则菌丝虽生长健壮,但空间湿度低,出菇也不理
        想。
          (2)营养营养物质是大球盖菇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高产的根
        本保证。大球盖菇对营养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碳源有葡萄
        糖、蔗糖、纤维素、木质素等,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等。此外,还需要微
        量的无机盐类。实际栽培结果表明,稻草、麦秆、木屑等可作为培养料,能
        满足大球盖菇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栽培其他蘑菇所采用的粪草料以及棉籽壳
        反而不是很适合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基。麸皮、米糠可作为大球盖菇氮素营
        养来源,不仅补充了氮素营养和维生素,也是早期辅助的碳素营养源。
          (3)温度温度是控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子。
        
          ①菌丝生长阶段。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5~36℃,最适生长温
        度是24~28℃,在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速度迅速下降,超过36℃,菌
        丝停止生长,高温延续时间长会造成菌丝死亡。在低温下,菌丝生长缓慢,
        但不影响其生活力。当温度升高至32℃以上时,虽还不致造成菌丝死亡,但
        当温度恢复适宜温度范围,菌丝的生长速度已明显减弱。在实际栽培中若发
        生此种情况,将影响草堆的发菌,并影响产量。
          ②子实体生长阶段。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范围是4~30℃,
        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2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子实体的生
        长速度增快,朵形较小,易开伞;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
        形常较大,柄粗且肥,质优,不易开伞。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霜雪天
        气,只要采取一定的防冻措施,菇蕾就能存活。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子
        实体原基即难以形成。
          (4)光线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可以完全不要光线,但散射光对子实体的形
        成有促进作用。在实际栽培中,栽培场选半遮荫的环境,栽培效果更佳。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产量高;其二是菇的色泽艳丽,菇体健壮,这可能
        是因为太阳光提高地温,并通过水蒸汽的蒸发促进基质中的空气交换以满足
        菌丝和子实体对营养、温度、空气、水分等的要求。但是,如果较长时间的
        太阳光直射,造成空气湿度降低,会使正在迅速生长而接近采收期的菇柄龟
        裂,影响商品的外观。
          (5)空气大球盖菇属于好气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正常生长发
        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在菌丝生长阶段,对通气要求不敏感,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浓度可达0.5%~1%;而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间的二氧化碳
        浓度要低于0.15%。当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时,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
        育均会受到抑制,特别在子实体大量发生时,更应注意场地的通风,只有保
        证场地的空气新鲜,才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
          (6)pH值大球盖菇在pH值4.5~9均能生长,但以pH值为5~7的微酸
        性环境较适宜。在pH值较高的培养基中,前期菌丝生长缓慢,但在菌丝新陈
        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而使培养基中的pH值下降。菌丝在稻草培养
        基自然pH值条件下可正常生长。
          (7)土壤大球盖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在没有土壤的环境能正常生长,但
        覆土可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不覆土,虽也能出菇,但时间明显延长,这和
        覆盖层中的微生物有关。覆盖的土壤要求含有腐殖质,质地松软,具有较高
        的持水率。覆土以园林中的土壤为宜,切忌用砂质土和粘土。土壤的pH值以
        5.7~6.0为好。
          总括起来,大球盖菇栽培的主要参数为:
          (1)发菌菌丝培养温度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培养时间25~
        45天;二氧化碳浓度>2%,通风每小时0~1次,不需要光照。
          (2)菇蕾形成原基分化温度10~16℃,相对湿度95%~98%;时间14~21
        天;二氧化碳浓度  (3)子实体发育(长菇)生长温度16~21℃,相对湿度85%~95%;时间7~
        14天,二氧化碳浓度  三、菌种制作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
        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
        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
          1.母种培养基
          (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
        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2)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300克(加水1 500毫升,
        煮20分钟,用滤汁)、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0克、琼脂20克,加
        水至1 000毫升。
          (3)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麦芽糖10克、酵
        母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 000毫升。
          上述3种配方中如不加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以上培养基需按常
        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
          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小麦秆或裸麦秆,切碎(长2~3厘米),泡湿,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
          (2)小麦、裸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浸泡,煮透至没有白芯但表皮
        不破,加2%碳酸钙,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
          (3)木屑和小木片各40%、麸皮20%,制作栽培种培养基。
          还可用平菇或金针菇下脚料作培养基重新灭菌后备用。
          3.接种
          可以用培养3~4天的液体菌种接种。若用固体菌种必须加大接种量(菌
        种/培养料),接种量最少10%,最好15%~20%。
          4.培养
          接种后,把菌种瓶或袋放在20~28℃培养室中培养。大球盖菇菌丝生长
        几天后,菌丝生长速度会逐渐缓慢,加速菌丝生长的方法是搅拌。用液体菌
        种接种的无菌麦粒培养基,每隔3~7天摇瓶一次,把菌丝摇断,可以刺激菌
        丝再生,能保证菌丝生长旺盛。
          四、栽培管理
          1.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用不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
        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
        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
        不理想。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材料数量大,为此应提前收集,贮存备用。
        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
          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
        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稻草质量的优劣,对大球盖
        菇的产量有直接影响。适宜栽培大球差菇的稻草应是足干,新鲜的。贮存较
        长时间的稻草,由于微生物作用可能已部分被分解,并隐藏有螨、线虫、跳
        虫、霉菌等,会严重影响产量,不适宜用来栽培。清洁、新鲜、干燥的秸秆,
        不利于各种霉菌和害虫生长,因而在这种培养料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很快,
        鲜菇产量最高。实验表明,大球盖菇在新鲜的秸秆(麦秆)上,每平方米可以
        产菇12公斤,而使用上一年的秸秆每平方米只产鲜菇5公斤,而生长在陈腐
        秸秆上每平方米只产鲜菇1公斤。除主要材料外,还需准备建堆后用的覆
        盖物和防雨用的薄膜。覆盖物可利用废旧麻袋,经清洗晒干后,将其底部及
        一侧剪开,展平即可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9 21:57 , Processed in 0.57939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