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077|回复: 0

杏鲍菇菌糠栽培平菇优质高产技术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4-5-11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营养丰富加之它保鲜期长,适合加工和烹调,倍受青睐,近年来人工栽培和工厂化栽培量逐年递增。但是从这几年生产情况看,出现了制袋污染率高,一般都在15%~25%,高的要达30%~40%,产量低袋产量仅在0.15~0.2kg,生物学转化率仅为35%~50%,产生了大量菌糠,而且菌糠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利用杏鲍菌菇糠栽培平菇做到了废物再利用,是一条循环可持续节约型之路。
  1 杏鲍菇菌糠栽培平菇的理论基础
  1.1 杏鲍菇菌糠营养成分 据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生物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报道,杏鲍菇菌糠含粗脂肪1.03%,粗蛋白7.66%,粗纤维60.27%,木质素43.11%,有机碳43.83%,全氮1.17%,灰分6.01%,钙1.34%,磷0.12%。
  由此可见,杏鲍菇菌糠全氮、木质素、粗纤维、钙、磷等元素含量极高,其营养成分结构更加合理。杏鲍菇只采收一潮,菌糠内含有大量已分解但尚未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并且残留菌丝丰富了菌糠中的蛋白营养,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平菇利用吸收。而且杏鲍菇菌糠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比较低,符合无公害栽培平菇对原料的要求。
  杏鲍菇菌糠的C∶N为41.74∶1,与平菇营养生长阶段C∶N20∶1,生殖阶段C∶N30~40∶1比较接近,为平菇栽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提供了合适的营养配比。
  1.2 菌糠中营养更容易被平菇吸收转化利用 杏鲍菇与平菇两者同为侧耳属,国内开展杏鲍菇菌糠再利用主要集中在茶树菇、金针菇、香菇、草菇等,但是笔者认为相比之下杏鲍菇菌糠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更容易被平菇吸收利用分解转化,利用转化率更高,效益更好。
  2 杏鲍菇菌糠栽培平菇优质高产技术
  2.1 栽培季节和品种 春季或秋季,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周年栽培,栽培品种可选用中温型或广温型品种。
  2.2 栽培料配方 杏鲍菇菌糠50%,棉子壳33%,麸皮15%,糖1%,石膏1%,,料含水量65%。
  2.3 制袋接种 将棉子壳预湿1h,菌糠粉碎过筛,将麸皮、石膏、糖拌匀后加入棉子壳菌糠中,用1%石灰清水拌料,拌料3~4遍,含水量65%,pH5~7,用装袋机装袋,松紧适中,及时装袋,避免酸败。然后开始灭菌,高温灭菌时121℃下保持1.5~2h,常温灭菌时100℃下保持8~10h,待锅内冷却至30℃时出锅抢温接种,采用两头接种法接种,用菌种均匀封面。也可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接种时中间接一层种发菌较快。
  2.4 发菌期管理 将接好种的栽培袋搬进提前消毒、防虫灭菌的干净发菌室,房间要干净黑暗避光通风,温度保持在10~25℃,空气湿度保持在70%,适时翻垛倒袋,检挑污染,一般25~30d即可长满袋。
  2.5 出菇期管理 菇房用硫磺进行熏蒸消毒,用量1.5g/m3,密闭24~48h。开始催蕾时拉大昼夜温差,在10℃以上,空气湿度在85%~95%,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加大通风量,每天通风2~3次,待菇蕾出现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每天定时浇水通风,10~15d可出一潮菇。
  2.6 采收 子实体颜色由深变浅,七八分成熟,菌盖边缘变薄平展,孢子尚未散发就应采收;菌盖边缘向上卷起成波浪状,有裂纹时孢子散发就已过于成熟,产量和商品价值低,所以应及时采收。采完一潮菇之后,及时清理料面死菇、菇根,停止喷水2~3d养菌,3~4d后又开始进入下一潮菇出菇管理,如此可采收3~4潮菇。
  2.7 病虫害防治 平菇栽培中病害多为霉菌污染,虫害多为菇蝇、菇蚊。霉菌、链孢霉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药物防治。菇蝇、菇蚊可在出菇通风处安装高密度纱网;用黄板、黑光灯诱杀;也可用800倍液敌敌畏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良,李宗堂.杏鲍菇菌糠草菇产业化再栽培研究[J].食用菌,2012(3):64-66.
  [2]
  王慧学,侯攻科.天水市平菇周年袋料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0(6):48-49.
   曹建刚
  (陕西省商洛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室,陕西商洛726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5-3 16:41 , Processed in 1.72242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