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473|回复: 0

南方地区黑木耳生产关键技术的熟化试验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4-5-1 2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黑木耳,制袋在高温期,出耳在雨季,导致制袋污染率高和流耳严重,影响生产效益。而黑木耳菌袋刺孔后不同的下地时间关系到菌筒质量和耳基的形成,是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研究培养料的含水量和菌筒刺孔后不同下地时间对菌丝长势、菌筒污染率及现耳基率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黑木耳Au916(分离)菌株由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提供。
  1.2 试验配方 杂木屑78.5%、麸皮12%、棉籽壳8%、碳酸钙1%、石灰粉0.5%,pH自然。
  1.3 试验方法
  (1)不同培养料含水量对菌丝长势及杂菌污染率的影响试验。以公式(13%+X)/(1+X)=含水量为准,X为1kg培养料(干)的加水量,配制含水量分别为50%,52%,54%,56%,58%,60%,62%的7种处理的培养料,采用15×55×0.004(5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袋,料高40cm,每个处理3组重复,每重复30袋,共90袋。常压灭菌,冷却后用接种箱接种,接种后套袋,套袋规格为17×55×0.001(cm)聚乙烯塑料袋,并置于27℃培养室中培养。需要指出的是福建省黑木耳生产制袋季节一般在7月底至8月底,正处于高温期,因此,试验中培菌温度为27℃,较符合生产实际环境。
  (2)菌筒刺孔后不同下地时间对菌丝恢复和耳基形成的影响试验。菌丝满袋后脱去套袋,养菌7天后进行刺孔。选择晴天的早晨或晚上凉爽的时段,或阴天进行刺孔,刺孔使用黑木耳专用刺孔机,孔径约4mm,孔深约5mm,孔数为180~200个。选择450筒菌丝生长良好的菌筒进行刺孔,并做以下处理:①刺孔后立即下地,10天后开始喷水;②刺孔后在室内堆放3天后再下地,下地7天后开始喷水;③刺孔后室内堆放5天后再下地,下地5天后开始喷水;④刺孔后室内堆放7天后再下地,下地3天后开始喷水;⑤刺孔后室内堆放10天后再下地,下地当天喷水。5个处理设3组重复,每重复30筒。
  1.4 观察记录 培菌期间观察菌丝长势,包括粗壮、疏密、颜色。待菌丝蔓延至两接种口相连接时记录菌筒污染数。菌筒有一处以上出现杂菌污染即为污染菌筒。计算各处理菌筒的平均污染数,进行方差分析和LSD显著性多重比较。观察下地后各处理菌筒菌丝的恢复情况;刺孔后第17天观察记录各处理的菌筒污染数和现耳基筒数(菌筒约70%以上刺孔口出现耳基的筒数)。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培养料含水量的菌丝长势及杂菌污染数
  (1)菌丝长势。从表1可看出,培养料含水量在52%~58%时,菌丝长势良好,表现出粗壮、浓密、洁白;含水量在50%、60%、62%时,菌丝生长较粗壮、浓密,也较洁白。
  (2)菌袋污染数。根据不同处理的污染筒数,计算各重复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含水量在50%~54%时,菌筒没有出现污染;含水量在56%~62%时,菌筒污染数随着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加。方差分析结果,7个处理间,菌筒的污染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处理4与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与处理5差异显著,与处理6、处理7差异极显著。
  表1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对菌丝长势及杂菌污染数的影响
  
2014043078786241.jpg
  注:菌袋污染数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在1%水平差异显著。
  2.2 不同下地时间的菌丝恢复和耳基形成情况
  (1)菌丝恢复。从表2可看出,处理5菌丝恢复较好,但由于恢复后的菌丝覆盖了刺孔口,减弱了刺孔的作用。因此,以处理3和处理4菌丝恢复较理想。
  (2)菌筒染杂率。从表2可看出,处理1菌丝尚未恢复就排场下地,染杂率严重,达17.8%;处理2次之,为7.8%;其他处理菌筒未出现染杂情况。
  (3)耳基形成。从表2可看出,处理3和处理4刺孔口现耳基情况较好,现耳基率分别达100%和97.7%,这两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他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处理2和处理5刺孔口现耳基情况较差,两处理间没有差异,但处理5除了刺孔口,袋内也有出现耳基。处理1刺孔口现耳基率仅45.6%,与其他处理相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准。
  表2 不同下地时间对菌筒染杂率和现耳基率的影响
  
2014043079216505.jpg
  注:菌丝恢复情况+越多表示恢复越好。现耳基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在1%水平差异显著。
  3 小结
  从菌丝长势看,培养料含水量在52%~58%时,黑木耳的菌丝长势良好,表现为粗壮、浓密、洁白。从污染筒数看,培养料含水量在50%~54%时,菌筒未出现污染,含水量在56%~62%时,菌筒污染数随着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加。从方差分析并经LDS多重比较看,培养料含水量为56%与含水量在50%~54%时,菌筒污染数差异不显著,与含水量为58%的菌筒污染数差异显著,与含水量为60%~62%的菌筒污染数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在袋栽黑木耳生产中,制袋培养料含水量为52%~56%,菌丝长势粗壮、浓密、洁白,杂菌污染率最低。通过控制黑木耳培养料的含水量可以在确保菌丝长势良好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杂菌污染率,提高黑木耳生产制袋成品率。
  菌筒刺孔后“#”形堆放5~7天后再下地,下地3~5天后开始喷水管理,菌筒刺孔后的菌丝恢复良好,下地后无二次染杂情况,菌筒耳基正常形成,可为袋栽黑木耳稳产、高产、优质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巫仁高(1968.2— ),男,高级农艺师,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wurengao7881@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4-16 22:09 , Processed in 1.64142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