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是一种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是一种名贵中药,一种多年生的药用真菌。现代研究证实桑黄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然而,在我国境内的优质桑黄菌非常有限,远远供不应求,况且人们对桑黄本身的质量药性追求很高,需要有更高品质的桑黄菌。通过对桑黄菌种的优质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高品质的桑黄菌能够成功栽培出来,为人所用。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产量的高低。菌种的质量包括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菌种的纯度两个方面。
一 菌种分离
桑黄菌种分离包括菌木分离、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可以获得桑黄菌种。一下是野生桑黄组织分离法:
1.桑黄子实体的处理:取桑黄子实体,用干净刷子刷去表面杂质,再用酒精擦洗外表面进行消毒,放入无菌烧杯中备用。
2.组织分离:将已经备好的子实体放入到接种箱内,准备好建剖刀、酒精灯、母种斜面培养基、镊子、刀片等工具,一起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杀菌操作,确保整个过程保持在无菌环境下。灭菌结束后,取子实体最好部位菌丝快,转接移入到母种斜面培养基表面,全部操作完成后,即可放入母种发菌区,发菌。
二 菌种制作
利用菌种分离出第一代菌丝体,扩大繁殖而成的试管斜面菌种,称为母种(一级种)。母种体积小,易存放。将母种的菌丝体移接到玉米粉等培养基上,经栽培而成的瓶(袋)菌种称为原种(二级种)。用原种扩大繁殖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称为栽培种或生产种(三级种)。
1.母种(一级种)制作
母种培养基:①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夏天22-23克,下同),水1 000毫升。②CPDA培养基(甲):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3克,硫酸镁(MgSO4)1.5克,维生素B1、B2各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③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3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1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B2各10毫克,水1 000毫升。
桑黄母种制作流程:母种培养基选择→配制母种培养基→培养基装管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质量检查→桑黄母种。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