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螨虫的防治:
5.12.1、螨虫的、危害特性:
螨虫在食用菌生产栽培中的危害及其严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有很多栽培户因此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其危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取食菌丝、造成退菌或菌种不萌发,螨虫主要是以微生物的菌丝作为食物,螨虫侵菌袋带内部后会吸食菌丝内部的汁液造成黑木耳菌丝的死亡。当螨虫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3-7天把菌袋内部的菌丝吃尽,造成菌袋报废。如果接菌环节或菌种本身携带螨虫,会造成菌种不萌发,然后感染绿霉。
2、传染速度快、造成整个培养室或整场菌袋报废,因螨虫个体比较小和活动迅速的特点,在有少许螨虫感染的养菌室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和人员的走动迅速的传播,在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厂区,然后螨虫会顺着棉塞口爬入菌袋内部吸食菌丝。
3、传播霉菌和细菌、造成菌袋感染,因螨虫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细菌和霉菌带到菌袋内部,在黑木耳菌丝死亡后可以使菌袋迅速变绿,造成整个菌袋变绿变软而报废。
4、取食芝芽和芝根的菌丝、造成子实体死亡严重,影响灵芝的产量。在灵芝的出芝期间,螨虫会继续危害,取食芝的芝牙和根部菌丝,造成烂芝或死亡,严重的还会继续吸食菌袋内部菌丝的营养造成菌丝死亡,菌袋变绿。
5.12.2、螨虫污染的特征:灵芝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螨虫的污染,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螨虫污染灵芝栽培的特征主要有一下几点:
1、速度快
螨虫爬行速度和繁殖速度比较快,一旦发生螨虫污染,如果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几天或者十几天之内就会造成大量菌包报废。
2、危害程度大
危害灵芝生产的螨虫多数以真菌营养液和微生物孢子为主要食物,螨虫进入菌袋内部后会大量的取食菌丝营养液造成丝的死亡。
3、交叉感染
螨虫在爬行的过程中会携带杂菌孢子,随着螨虫进入菌袋内部,造成菌袋杂菌感染。
4、顽固程度高
螨虫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一般传统药物很难杀灭螨虫的虫卵,一般的杀虫药物对螨虫的作用不大或没有效果,即使有效果的药物在使用几次之后也会产生抗药性,所以螨虫杀灭起来非常困难。。
5.12.3、螨虫的生活习性与种类:
危害灵芝菌丝的螨虫,主要是粉螨和蒲螨两种,粉螨个体较大,成淡白色,一般情况下单独行动,发生数量多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产生锯末色或浅白色粉末。蒲螨个体较小呈黄色或褐色,喜欢成群的活动,危害严重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留下淡黄色粉末,严重时棉塞口也会出现粉末。
5.12.4、螨虫污染快速判断方法:
菌袋发生疑似螨虫感染后要快速的做出判断,以便于下一步的灭杀和控制。所以能准确的掌握螨虫感染的特征和判断方法特别重要,以下我就介绍下螨虫感染的菌袋特征和判断方法:1、 红水长满菌丝的菌袋在棉塞口或菌袋尾部有红水出现,红水成水泡状,靠近红水部位的菌丝明显变弱或退菌,剖开菌袋后会在接种的菌种周边也发现红水,并且有红色的菌皮发生。菌袋内部灵芝的特有香味变弱,还会有淡淡的腥臭味。2、 粉末菌袋表面或培养架的隔板上面发现有黄色或淡白色或白色的粉末,这种粉末多集中在菌袋和菌袋之间的地方,通风良好或有阳光照射的部分一般没有,用50倍的放大镜可以发现有红色或白色类似蜘蛛的小虫在爬动。有时在菌袋棉塞口的部位也会发现类似的粉末。一般是粘在露出的棉花丝上面。3、减产已经开口下地的袋出灵芝迟缓,菌袋逐渐变软,灵芝芽不明原因的腐烂。然后菌袋逐渐从地面开始向上变绿,菌袋散发出恶臭味,直至整个菌袋报废。
5.12.5、防治方法:
1、建议以预防为主。首先,菇房和菌种培养料四周绝对不能有饲料间、畜禽舍等,栽培后的培养料废料一定要及时运往远离菇房的地方。2、菇房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为了减少杂菌和螨虫的抗性,最好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品,如首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