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供试菌株及其来源:桑黄菌株(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2004年采自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森林中的柞木(蒙古栎)上。(2)供试原种(二级种)培养基的制备:试验证明,原种选择玉米做培养基最好,配制时谷粒中加入1%石膏粉混匀,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3)供试栽培种(三级种)培养基的制备:通过试验筛选出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装瓶高压灭菌后备用。(4)栽培段木树种的筛选。供试段木栽培材料的准备与制备:根据野生桑黄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树种,选择长白山区常见的桑树、柞树(蒙古栎)、杨树(山白杨)及桦树(白桦)为栽培材料,树龄在6~10a。段木栽培材料(即菌棒)的制备:选择以上4种不同的树种作为段木栽培材料,对比其对桑黄菌丝及其子实体的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 (二)试验方法
(1)原种(二级种)培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将桑黄斜面菌种接人原种培养基(1支斜面试管母种接500g罐头瓶6瓶),28℃恒温室中暗室培养。30d左右菌种可长满瓶。(2)栽培种(三级种)的培养:无菌条件下接人桑黄谷粒二级菌种,1瓶二级菌种可接750g、罐头瓶20个,28℃恒温室中暗培养,40d左右菌种可长满瓶。(3)菌棒的接种与发菌期培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的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