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442|回复: 0

段木灵芝孢子粉的高效采集技术

[复制链接]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9-10 2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灵芝孢子粉的采集方法有多种,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和敞开式采集法。根据灵芝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袋料墙式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套袋方法采集,而段木仿野生栽培方式应采用套筒采集技术。套袋采集方法在很多材料和书籍中均有记载。福生堂这里介绍的是段木灵芝优质孢子粉高效采集技术:
  段木灵芝菌丝生殖阶段经过50天左右的培养管理,灵芝子实体渐趋成熟,菌盖表面色泽一致,由黄色变成棕褐色;菌盖白色生长圈消失,边缘有卷边圈;菌盖不再增加,转而增厚,并发生灵芝有孢子粉弹射释放,就可着手套筒。
 技术要点
  1、灵芝选择
  选择朵形大,特别是菌盖厚的灵芝。菌盖厚,子实体层菌管长,孢子粉多,连续采收时间长、产量高。
  2、制作采粉套筒
  取油光卡纸、裁成16-20厘米×50-6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用订书机连接两端,制成直径18-20厘米左右的圆筒。
  3、套筒时机
  套筒时机选择两条:①、灵芝白边消失,停止向外扩张生长,转向增厚时套筒,过早会形成畸形芝。②、孢子粉弹射4-5天后,开始进入旺盛期,这时套筒采集的灵芝孢子粉成熟,颗粒饱满,质量好。
  4、套筒前准备
  套筒前,将灵芝地上的泥土整平、压实,向灵芝菌盖和菌柄喷水,冲洗掉堆积在上面的泥沙进而杂质,部分柄上不用水虫不掉的泥沙,用纱布或毛巾擦洗干净,防止采粉时泥沙混入。
  5、薄膜圆筒垫底
  在整平的灵芝地上,铺上塑料薄膜,与地上泥沙隔离。在垫底薄膜上,要采粉的灵芝先要套上一个薄膜圆筒,下端在柄的底部用绳子系紧,上端与纸板套筒相接,便于取粉。
  6、套筒方法
  成熟一只,套一只,逐个用套筒将灵芝套住,下与接粉薄膜圆筒相接,紧紧套于其内,薄膜圆筒要比纸筒略大一些。纸筒上面盖上纸板,在相对封闭条件下,接受灵芝生长阶段后期弹射的灵芝孢子。
  7、套筒后管理
  套筒盖上纸板后,分哇罩上塑料薄膜,薄膜不能漏水,防止水滴进套筒而使孢子粉结块,要防止风吹掉盖板,影响采粉。孢子粉在气温25℃左右弹射,散发活动最为旺盛,低于21℃和高于31摄氏度停止散发,要采用遮阴、通风等措施,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的范围,低于75过度干燥使孢子粉散发活动减弱甚至停止,高于90过分潮湿也会抑制其散发。
  8、收粉时机
  收粉要比灵芝采摘早5天进行,时间过早会影响孢子粉的质量,迟了灵芝生长进入衰退期,灵芝底色也会变差,影响质量。
  9、收粉办法
  套筒采集的孢子粉,分布在菌盖、地面接粉薄膜套筒上、纸筒边上和盖板下面。采粉时,首先将盖板和套袋上粉刷下;然后小心提起地上接粉薄膜套筒,把粉刷下;最后再握住灵芝柄,将灵芝剪下,刷下菌盖上的积粉,再将灵芝倒放在筛子上,准备烘干。这是要十分注意, 不能让粉沾染灵芝底部,以免影响灵芝底色。
  10、及时干燥
  天晴时一边采收一边及时摊晒;遇阴、雨天及时晾干。摊晒或者晾干不及时的话,孢子粉容易发酵发酸影响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摊晒时下面垫薄膜,切不可垫报纸,以免报纸的铅污染孢子。未干燥的孢子粉,绝对不能用塑料袋长时间存放,否则将会发酵变质。
  通过以上科学的扎袋套筒技术培育采集,使子实体释放的孢子,充分得到回收,达到孢子粉高产的目的,采用扎袋套筒技术,提高孢子粉的纯度。纯度是孢子粉的一个重要指标,扎袋套筒在封闭的条件下接受灵芝弹射的孢子,一方面使灵芝释放的孢子粉得到回收,另一方面又不使外界的泥沙及其他杂质混入,大大提高孢子粉的纯度。
  本网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4-4-20 10:43 , Processed in 1.46322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