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1-6 21:27 |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 5)  鸡蛋( 1)
|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的白灵菇栽培配方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白灵菇栽培试验。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宜当地生产的2种栽培配方,同时要注意掌握栽培时间,控制出菇时的温度和CO2浓度,并要加强菇室的通风和消毒,以减少畸形菇的出现。
关键词白灵菇;高温;栽培试验
白灵菇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阿魏菇。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白灵菇营养丰富,据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其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还具有消积化瘀、清热解毒、治疗胃病、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1],颇受消费者青睐[2]。为丰富闽西人们餐桌上的珍稀食用菌种类,不断提高龙岩市珍稀食用菌生产水平,笔者深入当地市场调查,开展了白灵菇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当地的引种栽培配方和相应的栽培技术[3-5]。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
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高温白灵菇。
1.2试验配方
配方1:棉籽壳92%,玉米粉3%、麦麸5%、含水量65%;配方2:棉籽壳80.6%,玉米粉4%、麦麸12.2%、复合肥0.8%、生石灰2.4%、含水量65%;配方3:棉籽壳84.7%、麦皮8.5%、玉米粉3.5%、复合肥0.8%、石灰粉2.5%、含水量65%;配方4:木屑80.7%、麦皮12.1%、玉米粉4.0%、复合肥0.8%、石灰粉2.4%、含水量65%;配方5:木屑76.9%、麦皮15.4%、玉米粉3.8%、复合肥0.8%、石灰粉3.1%、含水量65%。每个处理40袋,3次重复,共600袋。
1.3栽培技术
试验于2009年4—11月在龙岩市农业学校食用菌实验室和星火研究所进行。
1.3.1拌料装袋。按配方拌好料后,pH值控制在6~7之间。用17 cm×35 cm筒袋,每袋装干料0.35 kg,装袋完成后,当天灭菌[6]。
1.3.2灭菌。装袋后立即进行高压灭菌(0.15 Mpa,4 h),冷却后移入接种室。
1.3.3接种。接种室使用前1 d,用高锰酸钾和甲醛10 mL/m3蒸薰,把待接种物品移入接种室,用紫外灯灭菌30 min,然后按照超净工作台的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1.3.4发菌。白灵菇采用袋栽法较适宜,黑暗条件下,在温度25~28 ℃、[/6][/3-5][/2][/1]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