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481|回复: 0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2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3-29 14: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一、 概述 茶树菇学名“茶薪菇”,别名“神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是一种食用及药用为一体的大型食用菌。它食用味美、柄脆、香浓、纯正,菇汁有较浓的松乳红菇香味,故用它做调料,主菜十分完美,是宾馆、宴席最佳佐料。药用滋补壮阳,对肾虚、尿频、水肿、祛湿利尿、健脾胃有独特的疗效。对美容、保健、抗癌、降血压,中老年人防衰老、小儿低热、尿床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功能,茶树菇的提取物对小白鼠的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达80-90%,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中心测定,内含人体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抗癌物质、多糖和各种营养元素,普遍高于其它食用菌近十倍。该产品荣获“中国乡镇企业第三届出口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食药菌双交会“优质产品奖”、“96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国际名牌食品奖”,中国消费者基金会确认为该产品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国家科委“星火科技重点项目”、国家经贸委列入名牌产品之一。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中央电视台在“星火科技”“科技博览”“金土地”等栏目作过多次专题报道。列入亚太地区对华投资重点项目,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于本项目的发明人谢远泰为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好评。 二、 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1、形态: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 2、春秋两季群生和单生在茶树根部及腐朽洞内。外形类似“鸡纵”,常被人们误称“鸡纵”,野生产量较少,十分珍贵。 第三节 生物学特征 茶树菇人工栽培历史极短,科研人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但从茶树菇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其生长的基质,就可以初步了解它的生物学特性,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热带地区却罕见,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茶树菇的生育,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 (一)、茶树菇生产发育的营养条件: 因为食用菌没有绿叶素,只能依靠同化有机物为生,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生长素物质。茶树菇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各种植物性原料,如: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茶饼粉等。菌丝又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利用木质素能力较差,利用蛋白质能力极强,茶树菇所吸收的碳素大约只有20%左右被用于合成细胞物质,80%被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被氧化分解,因此在茶树菇的生命活动中,对碳素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最大。 (二)、温度:茶树菇的生长发育只有一定的温度下方能进行,菌丝生长的温度是10-34 ordm;C,耐低温性能比较明显,-5 ordm;C时,6小时方能恢复生长,40 ordm;C以内四天不会死亡。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 ordm;C,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0-34 ordm;C,最适温度是22-28 ordm;C,出菇期不受温度刺激。 (三)、水分:水分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细胞内含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维持一定的紧张度,赋予菇类一定特征性的形态外观。水又是菌体细胞内最主要的溶媒,菌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到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同时细胞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水对菇类生理作用是很重要的。茶树菇培养料含水量一般在70-75%左右。菌丝培养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70%最好,出菇时要求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0-95%,若低于70%,菌盖外表变硬甚至发生龟裂,低于50%以下,会停止出菇,已分化的幼蕾,也会因脱水而枯萎死亡。 (四)、光照:茶树菇不同于一般的绿色植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需要直射阳光,但在生长中保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10 08:26 , Processed in 0.57944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