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154|回复: 0

袋料栽培平菇污染的原因及防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2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3-28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平菇高产、稳产的一种限制因素。近几年来,宜昌市郊的平菇栽培杂菌污染比较普遍,栽培户一般损失10%~30%,严重者片菇不收,已引起了当地菇农的忧虑。为了弄清袋栽平菇的污染原因,1997~1998年我们作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污染原因    1)环境污染:栽培场所不经清扫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或离垃圾堆、粪坑等污染源较近,空气中杂菌基数高,直接造成污染。大部分污染都是由此引起的,而且很多菇农反应,多年连续栽培,污染会越来越严重。对此,我们进行了测试,取灭菌平皿在空气中暴露1min后检测。栽培1年的环境中仅有少数几个霉菌菌落,而连续栽培3年后,环境中的霉菌菌落多达60多个。这是因为栽培过程中对污染的菇料处理不彻底,而栽培环境中有丰富的养分供其繁殖扩增,从而造成栽培环境杂菌越来越多,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2)菌种低劣:不少菇农不讲究菌种质量,使用长期存放的老化菌种,或者为了省钱方便,买来一支母种就无限制地转管扩繁,致使菌种生活力逐渐衰退。而这种老化和衰退的菌种生活力极差,抗杂菌的能力也随之降低,间接造成了污染。更有甚者使用已经感染的菌种,直接造成了污染。    3)原料变质:无计划大量采购原材料,而不得不长期堆积,甚至露天存放任其雨淋,从而引起原材料发热、发霉、变质,引起严重污染。    4)配料不科学:培养料营养搭配不合理,有的菇农为了增加营养,添加过量麸皮、米糠、玉米面等含氮物质,然而这些物质却是杂菌最好的培养基,所以加多了极易招致杂菌感染,而且还可能导致菌丝徒长,造成减产。此外,配料时水分过多或过少,拌料不均匀,pH值不合适,均会使菌丝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从而为杂菌侵入带来可乘之机。 5)用药不当:生料或发酵料栽培平菇,料内需要加入适量的杀虫杀菌剂,但选用的药品及其浓度要恰当。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采用0.1%的KMnO4溶液拌料,其杀菌作用一般;而加0.1%的多菌灵拌料,则效果较好,但其用量不能超过0.15%,否则对菌丝有毒害作用。此外,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进行拌料或消毒,容易使木霉、青霉、链孢霉等杂菌产生抗药性,这样,常规的用药量就起不到应有的杀菌作用,也容易造成污染。   6)微孔染菌:有些低质的塑料袋韧性差,本身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孔,或者在装袋、出锅、转运中操作粗放造成微孔。这样,栽培环境中大量杂菌就很容易通过微孔侵入造成污染。    7)灭菌不彻底:熟料栽培一般采用常压灭菌。灭菌时常常因蒸灶结构不合理,如灶内有“死角”,装锅排袋过紧过满,升到100℃所用时间过长,或保持100℃时间过短,或杂菌太多,常规灭菌达不到灭菌效果等,都会导致灭菌不彻底,从而造成污染。   8)接种操作不严: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平菇的抗杂菌能力较强,所以菇农易麻痹大意,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接种而造成污染。 9)通气不良:装袋时料压得过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20%,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11 16:27 , Processed in 0.562779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