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菌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春雨菌业
查看: 1834|回复: 0

文献:谈食用菌菌种的保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2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3-26 15: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防螨虫,就有金雕防虫灵
    作者:刘 红 黄建军 许丽娟 魏小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
      摘要 对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意义、基本原理、方法及效果鉴定进行了介绍,以便为广大食用菌生产者的菌种保藏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菌种保藏;斜面菌种;非斜面固体菌种
      中图分类号 S646.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22-02
      
      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是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食用菌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菌种保藏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菌种不死亡、不被杂菌污染,更主要的是保持菌种遗传性状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变异。一个优良的食用菌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才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适应群众性生产的需要,使优良高产菌株尽可能长时间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并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防止杂菌污染,确保菌种的纯正,现对食用菌菌种的保藏做一简介,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实用效果好的菌种保藏方法。
      
      1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意义及基本原理
      
      菌种保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菌种的生存,保持菌种在遗传、形态和生理上的稳定性。对于生产用的商业品种,就是要保持其生产性状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保持菌种的物种独立性,即使其免受其他微生物的侵染,保持纯培养状态。因此,它与新品种的选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目前国内菌种分散生产的情况下,菌种来源不清,菇农之间菌种误传,某些菇农和科研单位毫无根据地命名,使菌种出现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造成了菇农选择菌种的困难。而菌种的保藏和管理有利于这些问题的缓解。

      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但原理大同小异,均是通过低温、干燥、缺氧和饥饿等手段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菌丝体的生理代谢。首先要挑选优良纯菌种,包括菌丝体和它们的孢子;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低到极低的程度或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种生命以及使菌种保持原有的性状,防止变异。不管采用哪种保藏方法,在菌种保存过程中要求不死亡、不污染杂菌和不退化。
      
      2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2.1 试管斜面菌种系列保存方法
      2.1.1 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中保藏,每隔3~6个月移植转管1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包扎棉塞,也可用无菌的白胶塞,并用石蜡涂封,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除草菇外,大多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保藏。

      2.1.2 液体石蜡保藏法。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装于三角瓶中高压灭菌后,放入40℃恒温箱中,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28~30℃下培养2~3d,证明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然后将母种接在斜面培养基上,当菌丝在斜面上生长丰满后,将液体石蜡注在斜面上,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cm为宜,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能力。管口用灭过菌的白胶塞塞紧,并用石蜡涂封,直立放在室内干燥处或冰箱内保藏。一般可保存1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使用时从斜面上挑取菌丝少许,移接到新鲜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即可。由于菌丝体沾有液体石蜡而影响其生长,需再经1次移接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2.1.3 白胶塞封口保存法。选择与试管口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本文只能试读19%,付费后可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招租,详情进入。

    广告联系|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春雨菌业 ( 黑ICP备13005302号-1 )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刊载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权利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GMT+8, 2025-5-11 16:37 , Processed in 0.57176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